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癣(tineacapitis)是指累及头皮和毛发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它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多累及儿童及少年。头癣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卫生和居住有一定的相关性。头癣曾在我国广泛流行,严重危害着广大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解放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头癣病的人群防治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至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基本消灭了头癣。近年随着城市饲养宠物者越来越多,头癣的发病在某些地区有增加的趋势。已有许多学者报道了各地区头癣病原菌的调查情况,发现头癣的致病菌种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且存在地区差异。尚未见近年来兰州地区头癣的发病情况及病原学流行病学的详细资料,故了解兰州地区头癣病原菌菌种构成与变化特点,对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人群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1.了解兰州地区头癣发病情况及病原菌菌种分布和变迁特点,为头癣的流行病学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探讨PCR-RFLP和RAPD等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皮肤癣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以便在头癣病原真菌的鉴定中推广应用。
方法:2005年1月~2005年12月,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及兰州军区总医院皮肤科门诊拟诊为头癣的患者,分别取其断发、头屑和/或脓癣分泌物做15%KOH直接涂片镜检。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详细登记镜检阳性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对阳性标本行沙堡葡萄糖琼脂及米饭培养基分离培养、鉴定菌种。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头癣的优势致病菌rDNA的ITS区进行PCR扩增,依据其扩增的基因片段鉴定到犬小孢子菌种的水平。并用HinfⅠ、MvaⅠ和TaqⅠ三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采用4条引物对犬小孢子菌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PD),对60株犬小孢子菌进行了种内菌株分型。
结果:1.105例真菌镜检阳性的头癣患者,白癣92例(87.62%),脓癣13例(12.38%)。镜检均为发外孢子和/或菌丝,以孢子为主。分离菌株93株(阳性率88.57%),其中犬小孢子菌90株(占培养结果的96.77%),红色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白念珠菌各1株(各占1.08%)。2.引物ITS1、ITS4将犬小孢子菌均扩增出一约750bp的特异性条带。3.HinfⅠ的酶切片段完全相同;TaqⅠ的酶切产物也未见差异;而MvaⅠ的酶切产物在种内分成4型,型间差异明显。4.4种随机引物RAPD1(5-GAGAGCCAAC-3)、RAPD2(5-GTGTCGCGAG-3)、RAPD3(5-GAAGCCTCCC-3)及RAPD4(5-ACCCGACCTG-3)的RAPD扩增带型稳定、清晰,把60株犬小孢子菌共分为8型12个亚型,呈现明显的种内多态性。
结论:1.兰州地区头癣的临床类型和致病菌种已经发生了变迁,优势致病菌由40多年前的铁锈色小孢子菌变迁为犬小孢子菌;2.引物ITS1、ITS4可以把犬小孢子菌特异地鉴定到种的水平,从而使临床快速鉴定该菌成为可能;3.内切酶HinfⅠ和TaqⅠ也可以特异地鉴定犬小孢子菌,而MvaⅠ可以对犬小孢子菌进行种内分型;4.多引物RAPD分析可以将犬小孢子菌分成不同的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