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民俗体育植根于乡土,教化于百姓,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基因的载体。民俗体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它为厚重的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亮丽的色彩。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的加速变迁,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传统认知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竞技体育思潮和以西方为主的外来文化等多重因素的交错叠加给本就生存乏力的民俗体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汾阳地秧歌,是一种社火、集会、迎送、庆典等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民俗体育项目。它曾广泛流传于山西省汾阳市、孝义市一带,其活动形式由传统的武术动作及势法演化而来。然而,在地秧歌的现代性转化与传承过程中却出现了保护的“异化”危机,轰轰烈烈的非遗保护工作掩盖了地秧歌原生性文化空间发生萎缩的事实。人类学则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通常包括文化人类学、生物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分支。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为工具,站在整体观的立场,从社会文化和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和层次,研究社会的文化元素和行为。而且针对汾阳地秧歌这样一个地域文化样式显性特色鲜活的样本,采用“文化空间”视域作为观察手段,是十分适恰的选择。本研究选取“汾阳市冯家庄村地秧歌”为观察案例,以“文化空间”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冯家庄村地秧歌文化空间所形成的文化实践和文化表达给予了系统全面的立体剖析。在此基础上历史性的将冯家庄村地秧歌文化空间的发展分为地秧歌文化空间原生期、半原生期、静默期、触底反弹期以及现代性转化期五个时期。探究民俗体育汾阳地秧歌文化空间的发展演变历程,同时通过人类学的价值反思,总结地秧歌文化空间构成要素的变迁规律以及非遗保护中存在的传承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从人类学文化空间视域来看,汾阳地秧歌具有完整的“文化空间”业态。其核心层、外显层和中间层分别对应着“社会功能”“基础条件”和“基本形态”。(2)从汾阳地秧歌流变的时态空间看,可断意为“原生期”“半原生期”“静默期”“触底反弹期”和“现代性转化期”,且各段的空间性质与社会嬗变、文化节奏、经济基础以及传承的力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耦联。(3)从民俗体育的观点去审视汾阳地秧歌的保护现状,其三个维度的施力并不均衡。在保护过程中过分强调了“技艺性舞台演示”的保护,而“民俗性”以及“普适大众健康活动性”的重视显然不足,使其悖离“民俗”“体育”色彩,被异化的特征大为明显。(4)按文化人类学民族志研究的方法,“从本地人的观点”“地方情境的把握”出发的显微镜式的深描记述来看,汾阳地秧歌有着以下特征:1)汾阳地秧歌是一个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浓厚的民俗性、纯朴的原生性且以“尚武”精神为核心的民俗体育项目。2)地秧歌文化空间保护中存在民俗体育表演空间的中心化和生活空间的边缘化问题,以及传承群体被边缘化、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被弱化的问题。3)以“尚武”精神为核心的包含尊序敬长、尊师重道、品行端正、吃苦耐劳、集体意识等伦理道德观念和民族精神在内的核心价值观是保证汾阳地秧歌文化空间能够持久传承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以人类学文化空间视角为切入点,对汾阳地秧歌文化空间历史发展及空间构成要素的变迁进行研究审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空间生产导向下的地秧歌文化空间保护路径。在地秧歌现代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要以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的观念去统筹规划地秧歌文化空间的保护策略。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地方民众围绕“地秧歌”进行系列文化产品的创作;通过合理分配资源,将地秧歌回归到空间内所有民众的生活中,使地秧歌的文化价值和其寄寓的伦理价值在空间内得以延续和传承;把握国家乡村振兴的整体战略机遇,打造以“地秧歌赛会”为主题的乡村体育文化赛事品牌,进而唤起民众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