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间视域下汾阳地秧歌流变的审视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ongyi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民俗体育植根于乡土,教化于百姓,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基因的载体。民俗体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它为厚重的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亮丽的色彩。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的加速变迁,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传统认知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竞技体育思潮和以西方为主的外来文化等多重因素的交错叠加给本就生存乏力的民俗体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汾阳地秧歌,是一种社火、集会、迎送、庆典等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民俗体育项目。它曾广泛流传于山西省汾阳市、孝义市一带,其活动形式由传统的武术动作及势法演化而来。然而,在地秧歌的现代性转化与传承过程中却出现了保护的“异化”危机,轰轰烈烈的非遗保护工作掩盖了地秧歌原生性文化空间发生萎缩的事实。人类学则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通常包括文化人类学、生物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分支。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为工具,站在整体观的立场,从社会文化和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和层次,研究社会的文化元素和行为。而且针对汾阳地秧歌这样一个地域文化样式显性特色鲜活的样本,采用“文化空间”视域作为观察手段,是十分适恰的选择。本研究选取“汾阳市冯家庄村地秧歌”为观察案例,以“文化空间”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冯家庄村地秧歌文化空间所形成的文化实践和文化表达给予了系统全面的立体剖析。在此基础上历史性的将冯家庄村地秧歌文化空间的发展分为地秧歌文化空间原生期、半原生期、静默期、触底反弹期以及现代性转化期五个时期。探究民俗体育汾阳地秧歌文化空间的发展演变历程,同时通过人类学的价值反思,总结地秧歌文化空间构成要素的变迁规律以及非遗保护中存在的传承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从人类学文化空间视域来看,汾阳地秧歌具有完整的“文化空间”业态。其核心层、外显层和中间层分别对应着“社会功能”“基础条件”和“基本形态”。(2)从汾阳地秧歌流变的时态空间看,可断意为“原生期”“半原生期”“静默期”“触底反弹期”和“现代性转化期”,且各段的空间性质与社会嬗变、文化节奏、经济基础以及传承的力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耦联。(3)从民俗体育的观点去审视汾阳地秧歌的保护现状,其三个维度的施力并不均衡。在保护过程中过分强调了“技艺性舞台演示”的保护,而“民俗性”以及“普适大众健康活动性”的重视显然不足,使其悖离“民俗”“体育”色彩,被异化的特征大为明显。(4)按文化人类学民族志研究的方法,“从本地人的观点”“地方情境的把握”出发的显微镜式的深描记述来看,汾阳地秧歌有着以下特征:1)汾阳地秧歌是一个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浓厚的民俗性、纯朴的原生性且以“尚武”精神为核心的民俗体育项目。2)地秧歌文化空间保护中存在民俗体育表演空间的中心化和生活空间的边缘化问题,以及传承群体被边缘化、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被弱化的问题。3)以“尚武”精神为核心的包含尊序敬长、尊师重道、品行端正、吃苦耐劳、集体意识等伦理道德观念和民族精神在内的核心价值观是保证汾阳地秧歌文化空间能够持久传承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以人类学文化空间视角为切入点,对汾阳地秧歌文化空间历史发展及空间构成要素的变迁进行研究审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空间生产导向下的地秧歌文化空间保护路径。在地秧歌现代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要以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的观念去统筹规划地秧歌文化空间的保护策略。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地方民众围绕“地秧歌”进行系列文化产品的创作;通过合理分配资源,将地秧歌回归到空间内所有民众的生活中,使地秧歌的文化价值和其寄寓的伦理价值在空间内得以延续和传承;把握国家乡村振兴的整体战略机遇,打造以“地秧歌赛会”为主题的乡村体育文化赛事品牌,进而唤起民众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其他文献
特殊教育学校是指在政府、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下,专门为身患残疾的儿童及青少年创办的义务教育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主要是尽量满足特殊学生的教育需求,结合特殊的教材,引导他们接受知识的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小学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特殊教育学校来说教学难度更大,教学中除了要倡导个别化教育,最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创新已成为一项复杂性活动,传统的封闭式创新使创新主体难以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甚至难以生存,创新主体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发展优势,就必须拥有在现有环境下进行持续改进或者设计出新产品的创新能力。因此,双元创新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创新绩效作为创新成果的展示,是从想法产生到研发制作再到投入市场的一系列过程,是衡量创新主体产出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双元创新引起
数字经济时代,技术主体边界逐渐被打破,知识技术资源流动自由度增加,跨区域知识学习与技术转移活动日益增多,深刻嵌入区域间错综复杂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状关联,知识产权保护关系成为区域异质性创新资源,并对区域间知识溢出产生深远影响。各区域为了提升创新能力,必须强化其在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中的地位,充分汲取异质性知识技术。因此,有必要将复杂网络科学与区域创新理论相结合,重新解读知识产权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及其对区域创
学位
中国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中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要做到让我国的农业变得更强、乡村变得更美、农民变得富。截至2018年末,乡村常住人口5.64亿人,其中农村面积约为全国总面积的57.59%。中国一直都是个多山区丘陵的国家,国土面积的80%左右都是山区。山西省自然地貌类型中山地、丘陵约占80%。故对山地类型的乡村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学习国内外对
随着经济平稳发展,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耗总量控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作为全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耗大省,探索关键影响因素对山西省最终需求和部门传递层上能源强度的作用效应,掌握部门在能源利用上的生态关系,进而识别隐含能源在部门间的关键传递路径,对于促进山西省能源强度降低和节约能源工作施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省隐含能源强度和隐含能源消费量为研究对象,基于投入产出框架测算各最终需求和各部门对研究年份隐含能源强
创新不仅是新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还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狠抓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强劲的内在动力。唯有一个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方可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山西省曾是我国重要的能
学位
国家鼎力倡议中国传统文明的学习,而剪纸作为的中国传统手艺,自然是在学习之列的,小学生进行的剪纸活动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小学生操作能力的锤炼和打磨。
“继承”,即对前人作风、文化、知识等的接受与承接。山西丰富的布艺非遗艺术诞生于劳动人民朴实的日常生活之中,遍布于普通百姓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然而,随着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依赖于师徒间口传心授及一针一线式劳作生产的山西布艺与大多数传统手工艺一样,面临着与现代审美脱节、受机械化冲击、传承人凋零等挑战。随着“读图时代”悄然而至,图像和视觉文化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信息的最主要方式,而伴随着“二孩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