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插管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在视频辅助胸腔镜肺部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5551309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应用于胸腔镜肺部手术的研究进展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用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是指手术中使用不侵入气管的气道装置,保留自主呼吸的同时,辅以区域麻醉、静脉镇静、镇痛药物进行胸腔镜手术。这是最近几年胸外科麻醉中一个富含争议的话题,争论的焦点主要在其可控性、安全性、适应证以及能否改善患者的近/远期预后。现对近年来非插管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应用于VATS行肺部分切除手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第二部分:非插管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对比插管全麻应用于胸腔镜下肺部切除手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背景:既往研究表明,非插管全麻行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手术可以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本研究拟进行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对比非插管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和插管全麻行VATS下肺切除手术患者的气道和肺损伤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拟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研究对象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择期行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计算机程序生成随机序列,随机分配至非插管全麻行VATS组(NIVATS)与双腔管插管全麻行VATS组(GAVATS)。术中遵循标准化麻醉方案,该研究对患者和随访者设盲,临床试验注册号Chi CTR1800018198。主要观察指标是声门损伤的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喉咙痛(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POST);声音嘶哑;术中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呛咳、引起呼吸道堵塞的喉(气管)痉挛(定义为需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20cm H2O或需要加深肌松)、低氧血症(定义为脉搏氧饱和度Sp O2<90%,持续时间>10s)、高呼气末二氧化碳状态(定义为呼气末CO2≥60mm Hg,持续时间>10s);肺损伤相关标记物的测定;术后肺部并发症和其它术后恢复指标。结果:筛选同一外科团队择期行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277例,排除57例,1:1随机分配患者220例(每组110例),纳入最终分析187例(NIVATS组109例,GAVATS组108例)。NIVATS组的声门损伤的发生率为9.2%(10/109),而GAVATS组的声门损伤的发生率为37.0%(40/108)(相对风险[RR]:0.25;95%置信区间[CI]:0.13-0.47;P<0.01)。NIVATS组患者的术后喉咙痛(8.3%vs 38.9%;RR:0.21;95%CI:0.11-0.41;P<0.01)和声音嘶哑(2.8%vs 19.4%;RR=0.14;95%CI:0.04-0.46;P<0.01)的发生率也较低。两组间的术后咳嗽评分和肺部并发症无差异。与GAVATS组相比,NIVATS组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更低,活动能力恢复更早,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多团队的配合协作下,对于特定患者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全麻行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手术是安全,可控的。它能够降低术后早期的气道损伤率,减少术后疼痛,加速术后恢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由于技术本身的限制,麻醉医生需要权衡利弊,针对特定人群和特定手术类型选择适当的麻醉策略。第三部分:基于非插管全麻行胸腔镜手术中发生不良纵隔运动的预测模型:模型建立及内部验证背景:不良的纵隔运动是非插管手术中最常见的不稳定因素,常影响外科医生的精细化操作。本研究旨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用于评估非插管手术中患者发生不良纵隔摆动的风险。方法:前瞻性收集,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8月上海市胸科医院非插管保留自主呼吸全麻行VATS的患者数据。结局变量:术中是否发生不良纵隔运动(由同一组外科医生评价)。通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重要预测因素并开发了预测模型,模型的准确性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来评价。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一致性,并使用自举采样法进行了内部验证。结果:共纳入148例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术中不良纵隔摆动的发生率为20.95%(31/148例)。最终预测模型包括5个因素: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是否行迷走神经阻滞和通气功能。其中,年龄(最佳截断值(cut off)为56y,比值比[OR]为3.94;95%置信区间[95%CI]为1.39-11.86;P=0.01),性别(女性,OR,0.13;95%CI,0.04-0.40;P<0.01)和是否行迷走神经阻滞(是,OR,0.02;95%CI,0.00-0.15;P<0.01)是非插管胸腔镜手术中发生不良纵隔摆动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区分度(C-index=0.84;95%CI,0.77-0.91)。内部验证后仍具有良好的区分度(C-index=0.80)。结论:本研究建立并验证了一种新颖的列线图,可用来预测非插管保留自主呼吸行胸腔镜手术,术中发生不良的膈肌运动的概率,帮助临床医生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化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提供临床证据。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31例肿瘤性骨软化(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TIO)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疾病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通过对12例散发性畸形性骨炎(Paget’s disease of bone,PDB)患者进行临床表现、SQSTM1致病基因检测和治疗情况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的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通过对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progressive diaphyseal dy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每年都有大量的骨折和肢体畸形患者需要治疗。骨外固定支架因其应用范围广、固定可靠、微创等优势,越来越受到骨科医生的青睐。然而目前国内的骨外固定支架数字化程度不高,制定治疗处方时大多仍旧依靠医生的经验,支架灵活性低,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本文对Ortho-SUV骨外固定支架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矫形软件系统,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对提高
目的:低强度脉冲超声(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和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low intensity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Li-ESWT)均属于微能量医学范畴。本研究探讨LIPUS对离体大鼠海绵体神经(cavernous nerve,CN)再生的影响,并观察Li-ESWT在外伤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
第一部分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椎板开窗术治疗高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对比目的:尽管腰椎管狭窄症在高龄患者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对于选择何种手术治疗方案仍有很多不确定性。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椎板开窗术治疗75岁以上高龄腰椎侧隐窝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连续46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LD)或椎板开窗术(Fenestration)的高龄侧隐窝狭窄患者进行研究
周围神经损伤(PNI)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损伤,其广泛存在于交通事故和工作生活之中。神经缺损是PNI中最严重的情况。神经缺损后因电导率不连续,引起机体运动和感觉功能丧失,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自体神经移植是临床金标准,但来源受限、供区受损和大小难匹配等问题限制其应用。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利用生物材料制备神经引导通道(NGCs)桥接于神经断端,已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在NGCs中创建更具
目的:局部应力负荷异常是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下肢力线畸形是膝关节应力分布异常的常见原因,且与骨关节炎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已被证实,但软骨下骨改变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尚无明确认识。本文基于显微CT、组织形态计量技术对骨关节炎的胫骨平台骨软骨标本进行分析,研究下肢力线与软骨下骨小梁改变和软骨退变的关系。方法:对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术前下肢全长片进行力线测量,收集术中切除的胫骨平台
目的 通过多模态影像学方法对兔膝骨关节炎(OA)模型软骨和软骨下骨损伤进行评估并探究Wnt信号通路抑制剂SM04690对OA软骨和软骨下骨损伤的治疗价值。材料与方法 选取4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1)治疗组(n=15):改良Hulth法建立兔OA模型,术后2周膝关节腔注射SM04690(5μg/0.2ml);(2)实验组(n=15):改良Hulth法建立兔OA模型,术后2周膝关节腔注射安慰
目的:评估术中应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置入颈、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的精准性,探索影响机器人辅助置钉准确性的因素。另探究比较骨科机器人与经皮、传统开放置钉的临床效益,最后探讨骨科机器人未来发展方向及对微创手术发展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期间连续性选择49名18岁以上手术指征明确、无手术禁忌症且术前检查完备拟行颈椎后路手术、胸椎后路手术和多节段腰椎后路手术的患者,应用国产Ti Robot骨
目的探究转染miR-26a的人CD34+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是否能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进展。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过表达miR-26a的人外周血CD34+干细胞株,大量扩增并收集无血清培养基,用于提取外泌体。qPCR及荧光显微镜用于检测细胞及外泌体的转染效率。透射电镜,粒径分析及Western blotting用于鉴定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体外实验分析不同的外泌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和人脐静脉
目的:肝脏外科手术中存在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病理过程,根据临床手术类型的不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两种损伤形式,一般的肝脏外科手术中存在热缺血再灌注损伤,而热缺血-冷缺血-再灌注损伤则是临床肝移植手术中存在的主要损伤,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手术以及肝移植的成败。炎症反应是肝脏IRI病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过激的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