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由于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自主发光、响应时间短等优点,已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相比于传统的荧光材料,由于重金属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磷光材料能够充分利用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子,从而实现100%的理论内量子效率,一直是OLED领域的研究热点。环金属铱配合物是磷光材料的典型代表。这类材料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较稳定的化学性质,还可以通过改变配体调节其发光性质,从而可以实现器件的全色显示。近几年,磷光量子效率高、化学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好的2-芳基嘧啶环金属铱配合物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文献报道的此类铱配合物的发光颜色多为绿色或蓝绿色。为了实现发光光谱蓝移,本论文将具有吸电子能力的氟原子和三氟甲基引入2-苯基嘧啶的苯环,合成了四种2-苯基嘧啶主配体,并结合不同配位能力的辅助配体吡啶甲酸(pic)、2-(3-(三氟甲基)-1H-吡唑-5-基)吡啶(fppz)和2-(5-(4-(三氟甲基)苯基)-2H-1,2,4-三唑-3-基)吡啶(Htaz)合成了四种天蓝光铱配合物(Ir1-Ir4),并研究了它们的光电性质。同时,考虑到含有哒嗪环结构的异环铱配合物具有合成产率高及发光效率高等优点,我们将环金属配体的嘧啶部分更换为哒嗪,将二甲胺、叔丁基、叔丁基二苯胺等取代基团引入到环金属配体中,以吡啶甲酸(pic)作为辅助配体,得到了一系列新型哒嗪类磷光铱配合物(Ir5-Ir8),并研究了它们的光电性质。以上目标化合物均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谱进行了结构鉴定。此外,通过DFT方法计算了化合物的HOMO和LUMO能级分布,利用发射光谱、吸收光谱、低温磷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曲线分别深入研究了其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光物理测试结果表明,铱配合物Ir5-Ir8的发射波长在555-577 nm范围内,铱配合物Ir1-Ir4的发光波长在457-466 nm范围内。与文献已报道的嘧啶基磷光铱配合物和传统天蓝光铱配合物FIrpic相比,由于配位能力较强的辅助配体以及吸电子基团氟原子和三氟甲基的引入,铱配合物Ir1-Ir4的发光出现了明显的蓝移。较短的磷光寿命(0.53-1.64?s)和较高的磷光量子产率均有利于其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将Ir2作为客体发光材料以7%的浓度分别掺杂在小分子主体材料mCP和PPF中,探索了不同主体对其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主体材料PPF的器件B2性能更加优异。基于以上实验结果,将Ir1、Ir3和Ir4以及商品化磷光材料FIrpic分别以7%掺杂浓度掺杂在PPF主体中分别制作了电致发光器件B1、B3、B4和B5。结果表明,这些材料的磷光器件均获得较好的性能。其中器件B4的最大外量子效率达到了21.23%,明显高于器件B5的最大外量子效率16.63%,而且B4的色坐标(0.15,0.26)也比B5(0.15,0.36)更加接近纯蓝光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