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东褐煤热解过程中的粉化机理研究

来源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atang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褐煤资源丰富,可以通过热解技术首先提取煤中赋存的油气和化学品,再将固体半焦用于清洁燃料或化工原料,从而实现褐煤的梯级加工利用。但由于褐煤热稳定性较差,热解过程容易产生粉化,造成荒煤气夹带粉尘、管路堵塞以及油尘难分离等问题,从而增加了褐煤清洁利用的难度。本文以两种蒙东褐煤(XM和BM)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微型固定床与流化床热解反应装置对两种褐煤进行热解粉化试验研究,考察了粒径、加热终温、升温速率及固体停留时间对褐煤热解粉化程度的影响。由试验和理论两个方面较为系统地研究两种褐煤的热解粉化特性,全文的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1)两种蒙东褐煤在热力与机械力不同加载下的热解粉化试验研究;(2)颗粒粉化与微观结构变化的联系;(3)影响粉化的主要因素分析及粒径关联模型建立;(4)热解粉化过程分析及机理研究。由单独热力作用下的固定床热解粉化实验可知,两种褐煤的粉化程度均随着粒径的增大、加热终温的升高、升温速率的增大、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由热力与机械力不同加载试验可知热力作用下挥发分的析出是引起粒度变化的主要原因,而机械力作用主要引起颗粒外围细颗粒的剥落。通过原煤及半焦的热重分析及工业分析可知,挥发分的析出是影响煤粒粉化的主要因素;利用压汞法和BET分析研究颗粒孔隙结构变化与粉化的联系,发现随着挥发分的不断析出,促使煤粒中的孔隙逐渐发育为大孔与裂纹,同时生成新的微孔、中孔,而大孔与裂纹中的热应力集中是导致粉化的直接原因。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固定床与流化床热解粉化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发现:升温速率是影响粒度变化率的最主要的因素,而影响粉化率的主要因素是升温速率、粒径以及加热终温,流化床热解时流化数对粉化率的影响也较大,延长热解的停留时间不会大幅度增加颗粒的粉化程度。根据因素的主次顺序,建立粉化前后平均粒径与主要因素的关联函数模型,经验证适用性较好,可作为预测粒度变化情况的模型。本文分析了褐煤热解的粉化过程,认为褐煤热解过程中挥发分大量析出,颗粒内部产生集聚胀力孔隙结构发育为大孔与裂纹,形成很多破碎核,热应力在破碎核集中作用,引起颗粒粒度变化,加剧颗粒的粉化程度。通过对球形模型的模拟计算,研究较高升温速率下的褐煤热解粉化机理得出:煤粒最大应力值与材料的弹性系数E、泊松比μ、膨胀系数αl以及温度差△T有关,而与煤粒的半径r0和热扩散系数α无关;球体煤粒的中心位置拉应力最大,最外层产生最大压应力,计算BM热解过程中的最大拉应力为8.96MPa,最大压应力为23.22MPa,均大于煤粒材料强度,由此可知煤粒受热粒度变化主要是由于颗粒内部的拉应力作用,粉化量主要源于颗粒外围压应力作用。
其他文献
马克思的实践观中不但确确实实包含着存在论维度和内涵,而且他的与实践观紧密结合的存在论思想还为现代存在论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同时也为我们当前和今后的美学
礼乐是文明的结晶,其兴起虽不同源,但通过互为动静和相互渗透能够合力治理社会。"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主别异而乐重和同,礼之序与乐之和互不可离。一定的
<正>《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中西医结合学术刊物,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和几十年前有极大地飞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身体状况的注意力也变得越来越集中,很多以前治
随着人们对纳米材料、微型器件、微型结构以及微系统的深入研究,与微尺度效应所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当材料的尺度达到微米或者纳米尺度时,材料
目的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应用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诊治慢性宫颈炎150例患者临床资料予分析,据临床所采取的不
王宁,女,1936年7月出生,浙江海宁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
在科技日新月异并极大影响人们生活的今天,把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作为专业来攻读意味着选择了未来从事的重要职业。然而,STEM通常不是女孩青睐的领域。2019年6月9日,著
报纸
程度副词是副词家族中举足轻重的一个次类。本文对现代汉语程度副词范围界定现状进行梳理呈现,归纳成类。分析了所分各类的特点,试图从定义、界定标准、外在影响因素等方面考
介绍了聚丙烯(PP)多单体熔融接枝聚合技术,总结了现阶段对多单体熔融接枝PP的研究现状,分别阐述了多单体熔融接枝PP的影响因素、性能及结构,以及多单体熔融接枝PP在尼龙中的应用;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