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权力制约是近代以来政治生活的核心话语,而近代以来理论上关于权力制约的种种讨论几乎无一例外都服务于完善洛克、孟德斯鸠等人所设计的权力制衡方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面临新的转型,转型期预防腐败问题引起学界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研究的热潮。纵观国内近年来对公共权力制约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西方制约机制的讨论,二是具体的制度设计,三是通过中西政治文化的比较引出两种制约模式的比较。本文试图从公共权力制约的文化情景切入,走出单纯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思考公共权力制约的思维局限,并在方法上突破简单的中西对比,以期为公共权力制约的研究提供一个文化解释的思路。文章由前言、正文、余论几个部分组成。
前言简述了历史上关于公共权力制约的理论与实践和中国当前权力制约与监督研究的动因。
正文分三部分:一、基本概念和理论;二、政治文化对公共权力制约的影响:政治文化和制度选择;三、政治文化对公共权力制约的影响:政治文化和行为取向。
第一部分着重阐述了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制约、政治文化及促进公共权力制约的政治文化要求等基本概念和理论。本文指出,公共权力是以全体社会成员为主体,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原则所整合的力量为基础,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影响和支配社会成员的影响与被影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公共权力制约是人们基于维护权力公共性的考虑而自觉建立起的一种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与约束的关系,公共权力制约限制和约束权力的功能,是由其内在的本质要求决定的。一个社会要符合这些要求,需要一定的法律规定和体制安排,但是相应的政治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促进公共权力制约需要自由意识、民主参与意识、法治意识、理性宽容精神和信任与合作态度等政治文化要素。
第二部分以英、美、法、德四国为例,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四国政治文化的差异,从影响制度形成和选择的角度论述了政治文化对公共权力制约的影响。文章指出,由于促进公共权力制约的政治文化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不同国家在制约公共权力的制度安排上显示出各自的特点。
第三部分把视角转向中国,分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形成和特点,论述了传统政治文化中一些消极因素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取向对公共权力制约力量的消解作用。文章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缺失自由自主的人格、平等参与的精神和法治至上的观念等促进公共权力制约的政治文化因素,而赋予人们等级依附心理、家长制权威意识、清官期盼心理等,这成为现实政治生活中公共权力制约虚化、弱化的精神因素。
余论部分回顾了政治文化影响公共权力制约的两种方式:对制度选择的影响和对人们政治行为取向的影响。第一种方式以制度、法律为中介规约权力的运行,第二种方式通过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取向促进或消解制度、法律的作用。政治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这对制约公共权力的制度变迁和人们政治行为的转变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的特点在于:1、在研究视角上,避免仅仅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思考公共权力制约,侧重对公共权力制约问题的文化思考。2、在理论观点上,认为促进公共权力制约的政治文化是一系列因素的组合,这些因素的组合方式和发育程度不同对公共权力制约的作用不同,避免了结论的简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