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经济腾飞、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城市群发展成效显著,但同时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也愈发恶化,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面临着存在以连片性、传染性与交叠性等为特征的大气污染。为响应国家号召,打赢蓝天保卫战,京津冀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大气污染治理。
本文选取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2013-2018年两大城市群共22个城市的大气污染相关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并分为四个分析维度来设计变量进行定量统计,包括:政策发文时间、政策发文主体、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从而分析城市群政策文本的量化差异,并使用Gephi可视化软件绘出两大城市群内大气治理相关部门的合作网络以及环保主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合作网络,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优化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拓宽大气污染治理空间提出路径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自2013年国务院发布“大气十条”以来,京津冀与珠三角两大城市群关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发文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其中京津冀由于城市数量较多、大气污染程度较严重,其政策颁布数量明显多于珠三角。就政策主体而言,京津冀与珠三角发文主体均以当地政府为主。就政策目标而言,京津冀地区更注重“重污染天气应急”与“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这是由京津冀地区冬季大气污染频发的特性决定的。珠三角地区政策目标侧重于“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全面推进清洁能源使用”等,已经由“治理”阶段进入“全面转型升级”阶段。就政策工具而言,京津冀和珠三角均多采用命令控制型政策为主,也注重政策工具的协同配合使用。同时,分析维度中发文数量、发文主体与治理绩效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政策受城市数量及重污染天气天数影响明显,发文数量明显超过珠三角地区,但其治理效果却明显不如珠三角地区,且两地发文主体都较为单一。政策目标则可以体现这一地区上一阶段的治理绩效及目前的治理现状,目前珠三角地区政策目标明显领先于京津冀地区。关于大气污染政策合作网络,京津冀的相关部门合作网络以环保局和生态环境局为绝对核心,同样位居核心位置的还有一些综合职能部门,珠三角的相关部门合作网络形成了以“环保局—生态环境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环境保护考核领导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为核心的较为闭合的紧密连接子核心网络。可见未形成紧密子网络的京津冀地区治理绩效明显不如形成了紧密子网络的珠三角地区。
本文选取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2013-2018年两大城市群共22个城市的大气污染相关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并分为四个分析维度来设计变量进行定量统计,包括:政策发文时间、政策发文主体、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从而分析城市群政策文本的量化差异,并使用Gephi可视化软件绘出两大城市群内大气治理相关部门的合作网络以及环保主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合作网络,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优化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拓宽大气污染治理空间提出路径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自2013年国务院发布“大气十条”以来,京津冀与珠三角两大城市群关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发文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其中京津冀由于城市数量较多、大气污染程度较严重,其政策颁布数量明显多于珠三角。就政策主体而言,京津冀与珠三角发文主体均以当地政府为主。就政策目标而言,京津冀地区更注重“重污染天气应急”与“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这是由京津冀地区冬季大气污染频发的特性决定的。珠三角地区政策目标侧重于“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全面推进清洁能源使用”等,已经由“治理”阶段进入“全面转型升级”阶段。就政策工具而言,京津冀和珠三角均多采用命令控制型政策为主,也注重政策工具的协同配合使用。同时,分析维度中发文数量、发文主体与治理绩效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政策受城市数量及重污染天气天数影响明显,发文数量明显超过珠三角地区,但其治理效果却明显不如珠三角地区,且两地发文主体都较为单一。政策目标则可以体现这一地区上一阶段的治理绩效及目前的治理现状,目前珠三角地区政策目标明显领先于京津冀地区。关于大气污染政策合作网络,京津冀的相关部门合作网络以环保局和生态环境局为绝对核心,同样位居核心位置的还有一些综合职能部门,珠三角的相关部门合作网络形成了以“环保局—生态环境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环境保护考核领导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为核心的较为闭合的紧密连接子核心网络。可见未形成紧密子网络的京津冀地区治理绩效明显不如形成了紧密子网络的珠三角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