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过程。我国城镇化正值快速发展阶段,不少学者预测,到21世纪末,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80%。城镇化已成为近代以来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助推器、文明的标杆。我国城镇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并非都是“美好的生活”,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因此,转变城镇发展方式,结合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走集约、低碳、绿色、环保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选之路,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然而我们目前的小康是不全面的、低水平的小康。如何在我国目前的资源禀赋条件和发展水平下,持续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与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是摆在我国农业发展面前的永恒主题。因此,增加我国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农业生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原料,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工农互促的局面早日形成。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在30%-70%区间是城镇化快速提高阶段),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低下,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城镇化进程,“三农问题”突出等障碍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机制的深度转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避免出现像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那样,由于片面重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忽视农业的基础地位,造成环境污染、人口拥挤等“城市病”。基于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理念,本文遵循多视角、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思路。一是通过理论分析,探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二是通过实证分析,综合评价重庆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以及二者之间的协调程度,在此基础上揭示影响二者协调发展的因素。最后,本文提出实现重庆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重点在于提升城镇第二、第三产业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同时强化农业生产的基础地位,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