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员的体能对曲棍球比赛的胜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跑动能力作为体能中的重要部分,在比赛中运动员通过跑动去完成技战术任务。因此,有必要对运动员在曲棍球比赛中的跑动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待能够给曲棍球训练提供理论参考。鉴于此,本文主要采用录像拍摄法、观测统计法,对2007年全国女子曲棍球锦标赛5场比赛10支队次的30人次的运动员比赛跑动特征进行了数理统计,其研究结果如下:
1、在曲棍球比赛中,移动距离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快速跑、慢跑、运球、走动等距离之和。我国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一场比赛的平均移动距离在8431.30~9519.40m范围内,已进入了高水平曲棍球运动员平均活动距离6000~10000m的范围。
2、在曲棍球比赛的移动速度中,我国女子曲棍球运动员的快速跑的平均速度在3.90~4.19m/s范围内,运球速度在2.35~3.41m/s范围内,慢跑速度在2.19~2.43m/s范围内,走动速度在0.96~1.15m/s范围内。
3、在曲棍球比赛中,跑动距离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快速跑、慢跑、运球等距离之和。能够更好地反映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体能状态。我国女子曲棍球运动员在上、下半时的不同时段的比赛中,跑动距离有不同程度下降。在全场比赛中,不同位置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中场运动员的跑动距离为4908.80m,前锋为4528.00m,后卫为3430.10m。
4、在曲棍球比赛各种跑的距离中,不同位置运动员的快速跑距离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场最好,其次为前锋,后卫最差,其值在723.90~1268.00m;不同位置运动员的慢跑距离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场与前锋最好,后卫最差,其值在2618.80~3494.80m范围:不同位置运动员的运球距离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场和前锋最好,后卫最差,其值在87.40~146.00m范围。
5、在曲棍球比赛各种跑动的速度中,我国女子曲棍球运动员快速跑的速度没有位置之间的显著性差异;运球速度也没有位置之间的显著性差异。
6、在曲棍球比赛各种跑的每次跑动距离中,我国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比赛快速跑的次数最多为中场(43.6次),其次为前锋(30.7次),最少为后卫(25.7);每次快速跑间歇时间最少为中场(2.36s),其次为前锋(3.77s),最多为后卫(6.7s);每次快速跑距离,不同位置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距离在20.30~22.31m范围内;不同距离段快速跑次数最多为“10-20m”,其次为“20-30m”,第三为“0-10m”,第四为“30-40m”。因此,教练员在进行快速跑的间歇训练时,应选择运动员在比赛中快速跑次数多的距离段,“10-20m”,或“20-30m”距离段,从而有效地提高快速跑训练的效果。
7、在曲棍球比赛运动员每次运球距离中,我国女子曲棍球运动员全场比赛运球次数比例最多为中场(41.5%),其次为前锋(30.3%),最少为后卫(28.2%);不同位置之间每次运球距离没有显著性差异,其值在10.83~14.64m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