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诗歌雨意象研究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sa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启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其一生共创作2000余首诗歌,目前学界关于高启诗歌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对其诗歌意象的研究仍属于一个薄弱环节。通观高启诗作,涉及雨意象的诗歌共有286首。“雨”意象之所以深受诗人青睐,与吴中地区常年温和多雨的地理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也导致了一生未曾离开吴中的高启生活中常以雨为伴。其次,“雨”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重要的意象之一,它独有的轻盈细腻、阴暗晦涩,往往可以引发诗人心中或喜或悲的情感,与高启的人生经历所契合。通过细读诗歌文本,依据感官把高启诗歌中的“雨”意象大致分三类:一听雨,雨声翛翛,如泣如诉,漫漫长夜说尽无限愁苦;二观雨,观景抒情、象由心生,通过眼前雨景感受到的清空禅意,给予诗人心灵上的安宁,达到精神上的自适;三感雨,即多重感官融合下的心灵感知。雨作为花落花开、四季变换、时间流逝的最好见证之一,给诗人带来人生短暂风雨无常的感悟。意象是诗人创作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高启诗歌中的雨意象也不例外。诗人借雨抒愁,寄离思之苦、悯时逝之悲、哀乱世之叹;托雨言志,儒家“入世”思想与吴地传统的“自适”情怀在元明之际理学“贞节”观的催化下呈现出诗人在“仕”与“隐”中摇摆的现象。
其他文献
“80后”一代人在一种全球化、多元化共融共生的语境中成长和生活,批评家们常常批判“80后”文学中历史感和历史意识的缺失,在集体命名的遮蔽之中,不少“80后”小说家创作出
传统隐喻研究认为隐喻只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段。而现代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证明隐喻本质上是认知的,是人类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概念工具。近年来,隐喻研究的一大新特点是人们
周大新是从南阳盆地走出来的著名作家,南阳盆地文化不仅为周大新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影响了他的价值理念、审美气质与艺术个性,“南阳盆地”这个先在的文化符号在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一方面,它继承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丰硕成果并促成了北宋文学风貌的形成;另一方面,它对有宋以后的文体文风具有重大影响。它发生在
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治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效用,它从影响公司治理机制进而影响到公司的绩效,且专家学者们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也从未中断,并且产生许多显著的研究成果。本文以2
"十一五"期间,吉林、黑龙江两省林业系统大力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组织工人职业技能培训,推进林农实用技术培训,取得了较好成
合理有效的培训需求是达到培训目标的切入点,对培训需求的调研和分析则是关键。为了进一步完善培训内容体系,加强行业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遇到一系列的困境,给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使得员工绩效考评体系无法有效实施。如何将员工个体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有机地整合协调起来,
提高林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和命题,是提升林业干部素质能力,推进林业建设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通过对林业干
选题主要讨论油画创作中,应从理性出发,还是先从感性着手,到底谁更重要的问题。这也是写实派,抽象派等诸多流派当中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在此,我个人觉得油画创作中,感性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