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通过平衡理论的指导,观察顺轴疲劳运动打破关节动静平衡对兔髌股关节软骨的影响,经病理评分、改良Lequesne MG评分、核磁共振检查以及相关血清标志物COMP、MMP-9的浓度来验证是否能建造稳定的髌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Patellae,CP)模型,为髌骨软化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模型依据。研究方法:首先将15只成熟月龄健康清洁级雌性新西兰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平衡理论的指导,观察顺轴疲劳运动打破关节动静平衡对兔髌股关节软骨的影响,经病理评分、改良Lequesne MG评分、核磁共振检查以及相关血清标志物COMP、MMP-9的浓度来验证是否能建造稳定的髌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Patellae,CP)模型,为髌骨软化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模型依据。研究方法:首先将15只成熟月龄健康清洁级雌性新西兰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周期组、频率组、时长组,每组5只,进行三因素五水平的筛选实验造模。造模时将实验动物仰卧向上,除造模肢外其余部分利用牵引带与胶带固定于兔板上,用扎带将其后肢固定于造模机器活动板上,迫使新西兰兔膝关节连续被动屈伸活动。实验动物的活动参数根据选择的活动因素水平进行设置。造模结束后动物根据改良Lequesne MG评分、病理评分、血清COMP浓度以及血清MMP-9浓度筛选出两个水平。然后根据筛选结果进行三因素两水平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挑选16只成熟月龄雌性新西兰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8组,每组2只,进行双侧髌骨的顺轴疲劳运动,根据改良Lequesne MG评分、病理评分、血清COMP浓度以及血清MMP-9浓度选出最优因素水平组合。最后按照最优组合的因素水平设定进行大量造模,选择24只成熟月龄健康清洁级雌性新西兰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模型组与空白组,适应性饲养后对模型组动物进行顺轴疲劳运动造模。最后通过改良Lequesne MG评分、Mankin病理评分、核磁共振检查、血清COMP浓度、血清MMP-9浓度等判断造模成功率,比较空白组与模型组的评分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判断通过顺轴疲劳运动打破关节动静平衡,是否能建造稳定可靠的髌骨软化症动物模型。研究结果:1三因素五水平筛选实验中,根据改良Lequesne MG活动度评分、病理染色Mankin评分、血清COMP浓度以及血清MMP-9浓度,周期组筛选水平为14天、19天;频率组筛选水平为40次/min,60次/min;时长组筛选水平为90min/天,120min/天。2三因素两水平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中,根据改良Lequesne MG活动度评分、病理染色Mankin评分、血清COMP浓度以及血清MMP-9浓度,当活动周期为19天,频率60次/min,每天活动120min时为最优因素水平组合,动物的关节活动度、软骨病理改变以及血清COMP浓度、血清MMP-9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因素水平组合。3在验证造模成功率的实验中,模型组动物在改良Lequesne MG活动度评分、病理染色Mankin评分、血清COMP浓度以及血清MMP-9浓度上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核磁共振检查上,模型组动物都能明显观察到髌骨软骨与股骨髌面软骨的损伤,横断位更明显,而空白组动物软骨呈现均匀的灰色条带,没有观察到软骨损伤。研究结论:1影响顺轴疲劳运动的三个因素,对关节软骨病变的影响并不一定随水平的增加而增强。2基于运动周期=14天、活动频率=60次/min、活动时长=90min/天进行的水平筛选实验,筛选结果为运动周期:14天、19天;活动频率:60次/min、80次/min;活动时长:90min/天、120min/天。3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活动周期=19天、活动频率=60次/min、活动时长=120min/天,是打破关节运动平衡、造成髌股关节软骨损伤最严重的因素水平组合。
其他文献
城市规模地不断扩大,建筑物群地不断增多,建筑物的提取对于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亦在不断增大。随着遥感技术地不断发展,当前对于建筑物地提取多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完成。目前,高分遥感影像建筑物提取的主要技术可归纳为光谱及形态学指数提取法与深度学习提取法。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进步,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分遥感影像提取方法的精度大大提升,深度学习也逐渐成为基于高分遥感影像建筑物提取的主流技术。鉴于目前全卷积神经网络更倾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中重新定义了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审美感知素养,艺术表现素养,文化理解素养和创意实践素养。(1)其中审美感知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聆听音乐,了解音乐中表达的意图后,逐渐形成理解音乐的能力。审美感知素养是其他素养的基础,也是音乐学习中最重要的素养之一。无论是培养学生对音乐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力,还是为了更好的表现音乐,都离不开对音乐最初的感知。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越强,越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出现引发人们对重症肺炎的关注。重症肺炎是导致ICU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多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本次翻译实践材料选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胡金亮主任医师主编的《呼吸科疑难病及危重症中西医治疗与护理》。笔者选取《重症肺炎》这一章节为翻译材料,该章节详细介绍了重症肺炎的西医病因、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中西医诊断与治疗等。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重症肺炎翻译案例为切
翻译实践文本来自《中医文化学》一书的第二章和第九章。该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2020年8月份出版,通过分析中医文化根源来揭示中医学形成发展的社会机制和内在规律,是为数不多传播中医文化的权威教科书,至今无英文译本。此翻译实践旨在为国外中医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一些信息,同时笔者将不断提高该译文的质量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翻译任务描述,翻译过
第一部分Ifnlr1基因突变敲入小鼠模型的鉴定及其听力学与耳蜗形态学的研究目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ADNSHL)主要表现为渐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本课题组基于前期鉴定的耳聋新基因IFNLR1,进一步构建了Ifnlr1基因p.Arg99His突变敲入小鼠模型,扩笼鉴定并分析其听力表型特点,研究其生理生化及病理表现,探索IFNLR1基因功能及该基因突变导致ADNSHL相关机制,为疾病的治疗和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逐渐成了一门热门的话题。茶作为一种养生饮品,已有千余年历史。在茶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茶疗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了解。经国内外研究证实,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保健成分,这也促使部分学者展开了对茶疗的系统研究。本翻译实践报告所研究的文本材料选自《中国茶疗法》一书。该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1月份出版,详细介绍了中国茶疗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茶疗的概念、起源及发展和优
本论文的翻译实践材料源自于《中华膏滋》,由侯斌医师所撰写。该书详尽介绍了膏滋方的历史渊源、选材用料以及应用原理等,有助于人们了解和应用膏方。交际翻译理论试图以目的语读者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去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该理论由彼得·纽马克提出。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以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句子和篇章三个层面对源文本进行了逐步地分析和探讨。在词汇层面,专有名词以及中医术语的翻译标准化问题是一大难点。对
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笔者在翻译《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临床经验全图解》的第一章和第三章的实践经验为例,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的角度对此书进行翻译实践分析。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在第一部分陈述了针灸翻译的背景,其中涉及了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家针灸及东方医学认证委员会对针灸的重视。第二部分从翻译前、翻译中、翻译后的过程进行分析,翻译前主要进行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选择和平行文本的选择,翻译中需要分析源文本和解决翻译难点,
本翻译实践报告所研究的文本选自《王国斌处方实录》第一章王国斌学术思想。王国斌教授将中医学家的学术精华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传承创新,提出“五脏相关论”学术思想。译者选取的第一章详尽阐释了王国斌教授的“五脏相关论”学术思想,具体展现了“五脏相关论”在气血津液辨证中的运用。根据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翻译活动是信息传递的过程。由于目的语受众与源语作者在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和专业知识上大相径庭,信息传递过程中不
亚健康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受到亚健康状态的影响。为进一步帮助人们了解亚健康及促进中医药走出去,译者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杨英豪教授主编的《亚健康中医解读》第二章与第三章开展翻译实践,共计15020字。彼特·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交际翻译理论广泛运用于翻译研究中,且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翻译过程中,依据交际翻译理论,译者重视读者阅读体验及文化习惯,对源语文本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