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椎管外水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设计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制定水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管外小关节及椎间孔外口的规范化操作规程,并同过量化指标评定各个部位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疗效,从而选择最优治疗方案,指导临床诊疗;并将其临床推广应用。方法:选择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骨科住院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随机分组的临床试验原则,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就诊的时间分成三组:A组(小关节外侧囊区):位于棘突间旁开1.5--2cm。水针刀主要解除脊神经后内支压迫,B组(椎间孔外口区):位于棘突间旁3.5cm左右。水针刀主要分离脊神经前支的压迫。C组(小关节外侧囊区+椎间孔外口区):进针点及操作同A、B组;均予水针刀针疗法对椎管外小关节外侧囊区、椎间孔外口区治疗,只做一次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时间点为治疗前、治疗后1周与随访3个月进行随访)患者JOA、ODI评分量表及VAS疼痛视觉评分法对腰腿功能障碍及疼痛评分进行疗效评定。采用SPSS19.0软件对评分结果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后1周观察,患者腰痛症状体征及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通过经独立t检验分析,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观察,A组与治疗前对比,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与治疗前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三组治疗后1周随访,患者腰痛症状体征及功能评分,经方差分析,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随访,B组和C组改善情况优于A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B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椎管外水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小关节外侧囊区、椎间孔外口区行针刺、松解治疗,均能在早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腰腿功能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椎管外水针刀疗法同时治疗小关节外侧囊区、椎间孔外口区与单纯椎间孔外口区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远期症状和功能均可得到改善,但双个治疗区域的治疗效果更佳明显,改善率更高;然而单纯对小关节外侧囊区进行松解则远期疗效不佳;3、椎管外水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疗效迅速、确切,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安全可靠及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