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视角下高速铁路客运枢纽绩效评价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铁客运枢纽是高速铁路运输网中的关键联结点,同时也是高速铁路与城市之间高效衔接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进入站城一体融合发展新时代,高铁客运枢纽不仅作为交通节点,而且起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布局,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成为城市发展提质增效的新引擎、新动力。“十三五”期间,中国的高铁客运枢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设计精良、符合时代需要的高铁客运枢纽,例如杭州西站、广州白云站等。但是高铁客运枢纽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高铁客运枢纽整体运行效率较低。高铁客运枢纽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其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涉及到多个不同部门,因此实际问题的协调难度较大,易导致枢纽集散网络不配套、各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有效性较差等问题,相关资源投入合理性较难保证;二是高铁客运枢纽与周边区域间的联动发展水平不高。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城市的发展差异较大,经济环境、政策环境、规划设计等不确定因素致使高铁客运枢纽与城市之间的有效衔接难以保证,其带动周边、融合发展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高铁客运枢纽及周边土地开发政策有待深化。同时,国家相关政策表明要建设完善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促进交通提质增效,打造现代综合客运枢纽。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铁客运枢纽的发展要向智慧、高效、绿色转变。因此,在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背景下,如何衡量差异化发展环境下高铁客运枢纽的绩效管理是否科学,枢纽的各项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等,深入研究高铁客运枢纽绩效评价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功能视角对高铁客运枢纽的绩效评价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多功能视角下高铁客运枢纽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系统梳理了绩效和效率理论,归纳了高铁客运枢纽内涵,界定了其基本功能,包括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并分析了高铁客运枢纽的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的发展特征。(2)构建了多功能视角下高铁客运枢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逻辑模型构造了多功能视角下高铁客运枢纽绩效评价模型。以该绩效评价模型为指导,进一步分析高铁客运枢纽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绩效”生产过程,得到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投入产出评价模型。结合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分别构建了高铁客运枢纽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3)提出了融合K-means聚类的SBM改进方法。本文评价研究对象为不同城市的高铁客运枢纽,考虑到不同的外部环境和高铁客运枢纽间的差异性对评价结果的干扰,既有的SBM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为进一步缓解异质性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通过对SBM模型基本原理的分析,提出构建融合K-means聚类的SBM改进方法。该方法通过聚类方式,将具有相同或相似属性的决策单元归为同一类,得到由同类有效决策单元所构成的有效前沿面,从而改善被评价决策单元与有效前沿面之间的投影距离,提高评价结果的稳健性和合理性,并用一个小型算例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4)分析多功能视角下高铁客运枢纽绩效评价结果。利用构建的多功能视角下高铁客运枢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改进的评价方法,获取全国32个高铁客运枢纽的实际相关数据,分别对其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绩效表现进行实证评价与分析。借鉴Node-Place模型,构建高铁客运枢纽的综合评价模型,探究不同客运枢纽的现实发展状态。文章从理论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三个方面构建了多功能视角下高铁客运枢纽绩效的基本评价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对全国32个高铁客运枢纽的绩效表现做了实证分析。交通功能评价结果显示,全国32个客流量较大的高铁客运枢纽中,交通功能综合效率值达到1以上的高铁客运枢纽有21个,占比65%,其中深圳北站的综合效率值最高,达到1.537,南京站次之,达到1.274,排名最后的是佛山西站,其综合效率为0.238。从纯技术效率看,交通功能纯技术效率有效的高铁客运枢纽有28个,占比88%,表明全国主要大型高铁客运枢纽的运营管理水平良好,能够充分利用相关资源实现高效的旅客集散、换乘;从规模效率看,达到交通功能规模效率0.9以上的高铁客运枢纽有19个,占比59%,表明全国主要大型高铁客运枢纽的资源投入规模较合理,但是仍旧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分析了城市经济、人口和城镇化水平三大因素对高铁客运枢纽交通功能的影响,可以得到人口因素、经济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且对高铁客运枢纽交通功能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城市功能评价结果显示,城市功能有效的高铁客运枢纽占比超93%,义乌站、兰州西站和佛山西站的城市功能效率在所有高铁客运枢纽中排序最高,表明全国大多数高铁客运枢纽的城市功能发展良好,其发展较好地带动了周边地区的成长与发展,高铁客运枢纽能够合理地将自身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综合评价结果显示,32个大型高铁客运枢纽中主要为高效型和非平衡(弱交通功能)型高铁客运枢纽,其中高效型高铁客运枢纽有18个,非平衡(弱交通功能)型高铁客运枢纽有12个,分别占比56%和38%,表明当前全国主要大型高铁客运枢纽的总体绩效表现较好,交通功能绩效表现相对城市功能较弱,因此现阶段应着重提高我国高铁客运枢纽的交通功能表现。绩效评价是高铁客运枢纽运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为高铁客运枢纽绩效评价理论提供一定的补充,为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其他文献
针对现有地面分割方法在复杂场景存在鲁棒性差和现有传统方法依赖阈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合并式地面分割算法。首先根据车辆行驶实际情况进行预处理;然后对基于射线特征和基于平面模型拟合的方法进行改进与分阶段式融合,第一阶段中加入最大阈值的思想实现粗分割,第二阶段中加入结合道路分布特征和激光雷达线束分布特征的多区域划分思想实现细分割;最后对非地面点进行杂点过滤。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复杂场景进行地面点分割的
目的:探究木犀草素对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以及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木犀草素低剂量组(50 mg/kg)、木犀草素高剂量组(100 mg/kg)、木犀草素高剂量+Wnt通路抑制剂(IWR-1)组(100 mg/kg+5 mg),每组1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建立大鼠左股骨骨折模型。造模成功24 h后各组进行相
互联网给"云课堂"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各种线上教学软件,师生实现了面对面的云教学。随着"云课堂"的不断发展和在教学中的逐渐深入,如何运用"云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更好的教学成果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本文探讨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由于平台经济中存在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以及信任关系缺失等三类主要问题,加上平台经济作为新业态的内在特性的影响,平台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制度空隙。本文系统分析了制度空隙与平台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平台企业在弥补制度空隙以谋取私人利益的过程中,促进了市场中的制度建设与完善,也推动形成了市场运行中新的制度空隙,并引发了平台企业的新一轮逐利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平台企业与政府存在制度
近年来社会出现的司法纠纷逐渐增多,导致司法案件数量快速增加,使人民法院的工作任务量逐渐增大。法官对案件的判决是将犯罪事实与法条进行匹配,找到判案的法律依据,从而决定犯罪嫌疑人的罪名并判刑,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个任务十分耗时而且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因此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案情事实描述为输入,预测出对应的罪名。这样可以在法官判案时给予一定的参考,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判决预测效率。一些算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线上教学已经在很多学校有了广泛的应用。相比于线下教学,线上教学具有开展方式灵活、信息呈现便捷等特点,能让学生对课内外知识进行广泛的涉猎与深入的探究。同时,线下教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秩序性,另一方面教师更方便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特点和优势,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1882年正式出版的《“女水神”长笛奏鸣曲》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赖内克最出众的一部室内乐作品,取材自德国浪漫主义作家弗里德里希·富凯的小说《温蒂娜》(Undine)。文章以乐曲的第一乐章为例,在对作品进行曲式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乐曲情感表达、演奏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去理解作曲家音乐创作的意义。笔者在文章中更多的融入了自己对于曲目的理解,希望能够帮助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更好的诠释乐曲。
目前机器学习方法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巨大进展,但由于存在不可解释、不透明的缺点,制约了其在非寿险精算领域的实际应用。与此同时,我国商业车险市场化改革放大了保险公司的自主定价权,从而对其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可解释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学习精算模型中的应用研究,将有助于机器学习方法在非寿险精算领域的推广,为保险公司提供了一种新的定价思路。本文主要是通过可解释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机
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由于其不透明性,使用者往往在得到决策结果时,却理解不了其预测过程,模型究竟学到了什么有效特征,如何做出预测和判断,整个过程是缺乏解释的。可解释性方法的出现改善了模型的输出内容,它会对决策结果进行“解释”。然而这些解释区域却为对抗攻击带来了有利条件。本文发现可解释性方法本能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