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对溢油下潜动力学过程的影响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溢油事故频发,石油成为海上主要污染物之一。海上石油污染中沉潜油的危害日益严重,由于其形成机理复杂,现有技术难以追踪观测,导致对其溯源、防范,危害评估困难,所以对沉潜油的研究十分迫切。影响溢油沉潜的因素主要包括油样本身性质如(油密度,油粘度以及受风化蒸发影响的性质改变),自然因素如温度,波浪作用(波浪作用的影响最大且复杂)与人为因素如人为喷洒分散剂。为了研究下潜油在波浪作用与其他因素影响下的形成机理以及寻找构建溢油下潜模型的有利条件。本文选择四种渤海原油YYH、YYS、SJH、SLY为研究对象,选用捷安特分散剂,采用挡板烧瓶与中型波浪槽来模拟自然海况下的规则波和破碎波。讨论了四种油样,在不同波浪作用,分散剂含量条件下的潜浮变化规律;设计静置时间段10 min,来观察不同油样稳定下潜油滴的下潜稳定性特征;分析在不同实验条件,不同空间位置分布上的粒径变化规律,来进一步的探究沉潜油的形成机理。通过分析总结得到以下结论:(1)波浪作用分为夹带作用与破碎作用,作用初期夹带作用显著,在经过一段时间累积后,破碎作用为主;夹带作用与油粘度,波浪强度呈正相关,在一定条件下,分散剂的加入也促进波浪的夹带;波浪夹带作用显著时,在达到稳定时间120 min后,下潜率在98%以上且产生的油滴粒径较大。(2)分散剂对溢油沉潜影响复杂,分散剂不仅能促进油膜破碎,还增加油滴的互溶性,增加聚集上浮行为;脱离分散剂重新上浮的油膜不易再破碎下潜;分散剂的使用需要与油粘度进行匹配以及要考虑与波浪的耦合作用,否则使下潜率的变化反常。(3)稳定下潜油的形成条件为:破碎成微小油滴(低粘度油75 μm~85 μm)或者油滴密度较大(高粘度油95 μm~100 μm);波浪持续的破碎作用;破碎作用起主导时加入分散剂促进其形成。(4)当波浪的破碎过程为主时,发现下潜率与油滴粒径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静置之后稳定下潜油滴的下潜率与其粒径也存在良好的线性对应关系,可以以此为基础构建溢油下潜率—粒径模型。不同波强条件下,拟合下潜率—分散剂—粘度,与粒径—分散剂—粘度的实验数据,均得到a ln(v)+b型方程。
其他文献
飞秒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具有作用时间短、热效应不明显等特点,使飞秒激光在精密加工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飞秒激光在精密加工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发展空间也非常广阔。
贝类江珧在The head of Ariake Sea~2是一种重要的海产品,但它的捕获量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急剧下降,因此恢复捕获量是一项紧要的任务。江珧近期产量下降的因素之一是成年江珧供
陆西凹陷九佛堂组下段的构造油气藏已经基本探明,岩性及岩性-构造油气藏是下一步的勘探重点。但由于对沉积相空间展布的认识上存在局限性,制约了接下来的勘探进程。本文针对
对标准必要专利权的行使进行反垄断法规制是如今反垄断法领域的热点话题。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通常沿着“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发展路径,技术标准中已并入
无控自旋稳定弹丸在飞行过程中,弹丸质心速度由于重力作用发生偏转从而使弹道弯曲。弹丸主轴方向在气动力矩的作用下发生偏转,偏离初始自旋方向。弹轴的偏转相对速度是非轴对
本文提出一种通过激光干涉仪和球杆仪测量数控加工中心的21项几何误差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工作空间九线测量,不同于已有的九线测量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简便的获得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为了测量数控加工中心的几何误差,分别采用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法对误差进行测量,利用球杆仪测量数控机床的垂直度误差,激光干涉仪测量数控机床的定位误差、角度误差和直线度误差,这为数控加工中心的几何精度检测提供了新的测量手段
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月球遥感影像数据和地形数据为代表的各种月球探测数据的获取,为人类开展月球空间
糖尿病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疾病的第三大杀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2型糖尿病由于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仍然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2型糖尿病发生时,胰岛β细胞无法
随机介质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向异性,使得介质中的辐射传输也更为复杂,而各向异性对其辐射传输的影响尚不清楚,研究其辐射特性在环境监测、医疗影像、遥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畜禽粪便处置不当会导致粪便中雌激素的面源污染。天然雌激素中17β-雌二醇(E2)的生物活性最强,粪便中E2的迁移会对人类健康和鱼类繁殖构成潜在威胁。好氧堆肥处理可以使畜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