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和中华儿女的勤劳智慧,使得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汉语成为一门极富表达力的语言,闪烁着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光辉。在汉语这一文化宝库中,有大量的带有鲜明文化特性的表达方式,如谚语,习语,和成语。这些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韵味隽永,寓意深刻,以其独特的魅力得以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广为传诵,成为我们交际中亮丽的一部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如何向英文读者传递中文里那些带有鲜明文化特性的表达方式所蕴涵的含义和意味是翻译工作的任务。 由于认知,语言与文化之间微妙和复杂的关系,翻译这一既具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学科在完成这一任务的时候面对较大的困难。对于如何跨越文化的障碍,在汉语和英语读者之间取得较好的认知效果,翻译工作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和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而正是他们思想的交锋推动着翻译理论和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尽管如此,各种观点都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和不足,为将来的翻译工作者留下了继续探索的广阔空间。本文的写作灵感即来源于这些观点的碰撞所产生的火花。 本文探讨关联理论在跨文化翻译中的局限,试图借助隐喻的手段来弥补这种不足,从而实现等效翻译,即在原文和译文中达到动态的对等。 全文一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引言,简要介绍了论文写作的意义,可行性以及文章的大致结构。 第二章是对相关理论的回顾。在回顾关联理论的时候考察了关联与认知,关联与交际,关联与理解之间的关系。关于如何看待隐喻的问题,从古代的先哲到当代的学者的观点经历了质的飞跃。本章分别介绍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古典派隐喻观,以及20世纪的当代隐喻观,引述了构建主义和非构建注意的主要看法,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对立。 第三章在探讨了可译性并论述了翻译中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之间的关系后,着重探讨了翻译与关联理论之间的关系。为了实现“信”,“达”,“雅”的有机结合,等效翻译观提出了动态对等的原则,即同样的信息用两套不同的语言在原文与原文接受者以及在译文与译文接受者产生相同的效果。从关联理论的角度上看,为了达到最佳关联,即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百境效果,人们在拥有共同背景知识的前提下进行交际的时候,都会省略那些对交际双方不言而喻或不言自明的信息,从而使认知努力最小化,提高交际效率。在此基础之上,就出现了交际中的“情景缺省”。这其中就包括了谚语,习语和成语的背景信息。对同一文化中的交际双方(比如原文作者与原文意向读者)而言,基于关联理论的要求而产生的情景缺省不仅不会造成相互理解上的障碍,反而有助于交流的高效。而对于不同文化的交际双方(比如原文读者和原文非意向读者,尤其是外语读者)来说,文化背景的缺省则会构成理解的障碍。因此,在翻译有文化背景缺省的信息时,在原文与原文接受者以及译文与译文接受者之间所产生的效果显然是不一样的。等效翻译不能实现,这就是关联理论对具有鲜明文化特性的信息翻译的局限性所在c所以,翻译具有鲜明文化特性的谚语,成语,俗语和习语就非常困难。 语际转换有时确实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但难以逾越并不等于不能逾越。前者为翻译理论(特别是方法论)研究留下了很大的开拓领域,后者则涉及到更多因素,往往是语言学本身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第四章即是进行方法论上的探索。 人类对了隐喻的认识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Lakeoff,1992)。以前隐喻仅仅是被简单地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而己,如今它被证明是人类的认知工具甚至反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世界上各国各民族的语言千差万别,但全世界的人民千百年来依然能够世代相处,和睦共存。如果把人们的语言看成是思维的表层结构,思维是语言的深层结构的话,上述事实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在多姿多彩的语言现象的背后是人类思维方式的相似性。那么我们不正可以借助隐喻来传达不同语言表层结构所体现的深层结构上相似的思维方式吗?由此,等效翻译观所倡导的在原文和原文接受者之间以及译文和译文接受者之间的相同的效果就可以借助隐喻的手段来实现。 本章简述了翻译具有鲜明文化特性信息的一些困难,并列举了翻译工作者解决这些困难的常见策略。本文是将隐喻手段作为一种选择和可能性提出来解决问题的。必须指出,并不是在所有具有鲜明文化特性的情况下都应该借助隐喻,也不是在任何具有鲜明文化特性的情况下都能找到相应的隐喻。所以,隐喻手段只是众多选择中的一个。 第五章是论文的结束语,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提出了在进行具有鲜明文化特性的翻译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也指出了本文的一些局限,并希望本文能激起更多不同的声音,从而激发对此问题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文章最后指出只有翻译工作者知行结合,勇于创新不断挑战自我才能找到更多更好翻译文化特性鲜明的信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