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传教学案例分析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kl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术语翻译一直是汉英翻译的一大难点,这主要是因为术语本身的专业性对译者的知识储备和语言水平要求颇高。在中国对外传播日益频繁的今天,政策型术语的汉英翻译也愈加普遍。如何用英语准确无误地表达汉语里的政策术语,直接关系到国际交流中外国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些许翻译上的差错就很可能造成对中国的误解。本文研究对象来自一次真实的交传课堂练习,练习材料关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作者选取了五位同学的翻译录音进行转录,以原文政策术语"明晰化"作为翻译目标,以"释意派"和"语码转换"作为具体翻译方法和分析角度,对学生译文中的术语处理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分析,包括译法考证、错译修改,并提供了参考译文。分析结果表明,当译员事前对某术语有准备,即使译员没有充分理解"原文意义",也能临场通过"语码转换"对汉语术语快速生成译文。当译员事先没有准备,且本身对相关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而无法进行"认知补充"时,则译员很容易受制于"源语语言外壳",生成不地道、不准确的译文,甚至由于口译现场压力较大,加上译员本身外语不够扎实,很可能出现低级的语法错误。同时,无论是通过语码转换还是释意翻译,在口译场合都应将明晰化作为翻译目标,用语简洁,实现将信息快速传递给英语听众的沟通目的。本文主要结论是,语码转换和释意翻译应结合起来用于术语的明晰化翻译,不同于传统上认为语码转换不是真正的翻译的观念。当译员对某术语有译前准备时,用语码转换快速翻译;其他情况下则通过"理解原文意思—认知补充(语言内、语言外知识)—脱离源语语言外壳"进行释意翻译。这实际上对译员平时的百科知识积累、双语知识巩固和译前准备提出了要求。
其他文献
长句由于成分多且复杂,一直是翻译的一大难点。英语长句体现了英语重形合的特点,且英语句子习惯把重要信息置于句首,而汉语句子则重意合,习惯将重要信息放在句尾,英汉语句子
本文是一篇翻译报告,翻译主题是《美国手语词源手册》,作者是肖艾米丽和德普拉特伊夫,所选原文是书目中的第4到6章节。所选文本包含了对于这本手册成型的部分简略介绍,并列举
话语标记语是会话及写作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交际中具有语用功能的词语或结构,已成为国内外会话分析和语用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探讨课题。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议论
<正>泗滨浮石,距今约6500万年前的古生代未期的白垩纪,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铁质陨星在山东省鲁西南地区的泗水流域与地面相撞发生爆炸。在爆炸之前陨星经过地球大气层的爆燃形
会议
2012年9月,笔者开始承担法国当代小说家、音乐评论家文森特·博雷尔(Vincent Borel)《巴蒂斯塔》一书的中文版合译任务。笔者负责全书前两卷的翻译,译文共计十万余字。这部历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之所以是科学的,关键在于实现了一场人学范式革命:从抽象人学转向了现实人学。这场范式革命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在逻辑起点上,从传统人学的“抽象的人”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