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特点,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讨论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对61例非小细胞肺癌病灶行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多排螺旋CT机,120kV,180mA,非离子型碘对比剂1.5ml/Kg,注射速率2.5~3ml/s,于开始注射后15s、30s、45s、60s、75s、90s、(105s)、120s、(135s)、150s、(165s)、180s、(195s)、210s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定量参数,重点观察病灶动态增强各时相的CT值,根据CT值绘出动态增强曲线,记录强化峰值(PH)、肿块强化达到峰值时间(Tp),计算肿块与主动脉强化峰值之比(M/A)、灌注值,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病灶增强后CT值立即升高,75s左右形成强化高峰,平均达峰时间76.25±27.52s;TDC形态为较快上升-缓慢下降型或较快上升-平台型;最大增强幅值范围17Hu~122Hu,平均为(47.36±18.28)Hu;M/A平均值为0.22±0.08;灌注值平均为(0.26±0.11)ml·min-1·ml-1。腺癌组与鳞癌组各项定量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治疗组与治疗后进展组各项定量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螺旋CT动态强化特点是强化效应较明显,最大增强值多在20Hu以上,峰值到达时间多在2min以内,其时间一密度曲线为较快上升-缓慢下降型或较快上升-平台型;腺癌与鳞癌病灶各定量参数无差异;未治疗病灶与治疗后进展病灶各定量参数无差异;这些强化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前后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的变化特点,与传统评价标准进行比较,找出能及时、客观评价靶向治疗效果的参数。材料与方法:搜集21例行靶向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在治疗前后行动态增强扫描;扫描采用多排螺旋CT机,120kV,180mA,非离子型碘对比剂1.5ml/Kg,注射速率2.5~3ml/s,于开始注射后15s、30s、45s、60s、75s、90s、(105s)、120s、(135s)、150s、(165s)、180s、(195s)、210s行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灶动态增强各时相的CT值,根据CT值绘出动态增强曲线,记录强化峰值(PH)、肿块强化达到峰值时间(Tp),计算肿块与主动脉强化峰值之比(M/A)、灌注值。分别以治疗后PH减小、Tp延长、M/A值减小、灌注值减小为好转标准评价疗效,与病灶最大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与病灶最大径变化特点一致的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例患者靶向治疗后共复查33次,以肿瘤最大径变化为标准,好转19例次,稳定7例次,进展7例次。19例次好转患者PH、Tp、M/A、灌注值治疗前分别为:52.97±13.98HU、85.26±31.25s、0.18±0.07、0.28±0.11 ml·min-1·ml-1,治疗后分别为:43.05±15.77HU、96.05±39.00s、0.16±0.06、0.18±0.09 ml·min-1·ml-1;7例次稳定患者PH、Tp、M/A、灌注值治疗前分别为:42.43±12.89HU、117.85±27.96s、0.15±0.04、0.17±0.07 ml·min-1·ml-1,治疗后分别为:47.71±15.20HU、124.28±38.45s、0.14±0.02、0.18±0.06 ml·min-1·ml-1;7例次进展患者PH、Tp、M/A、灌注值治疗前分别为:44.00±15.14HU、85.71±45.59s、0.17±0.06、0.21±0.08 ml·min-1·ml-1,治疗后分别为:55.86±12.59HU、70.71±16.69s、0.24±0.10、0.34±0.11 ml·min-1·ml-1;经比较及统计学分析,靶向治疗后,有效或进展病例治疗前PH、灌注值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患者PH值减小、灌注值减小,进展患者PH值增大、灌注值增大;其中又以灌注值的变化与肿瘤最大径的变化一致,且一致性具有统计学意义;靶向治疗后好转患者灌注值有降低趋势,进展患者灌注值有增大趋势,好转或进展病例治疗前后灌注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三例连续复查患者复查过程中灌注值的变化早于病灶最大径的变化。结论: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后,动态增强扫描灌注值的变化与肿瘤最大径的变化一致;通过灌注值的变化可以评价靶向治疗效果;肿瘤灌注值的变化可早于最大径的变化,但此结果是否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