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态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莽山保护区)内的公路系统逐渐扩大,游客量也逐年上升,特别是每年的5月份~10月份,更是旅游的高峰期,由此产生的两栖爬行动物公路死亡现象也日趋严重。在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作者分别于2008年5月25日~6月1日、7月1日~8日、7月19日~8月2日、9月3日~14日以及10月10日~23日,对莽山保护区内公路及周边区域两栖爬行动物组成进行了实地调查。
作者对保护区内公路周边的两栖爬行动物群落组成、生态习性、分布格局;生境、海拔等因素与两栖爬行动物公路致死率的关系;已有涵洞周边两栖爬行动物分布情况开展实地调查,并对两栖爬行动物通道的修建尺寸、辅助栅栏的尺寸等设计参数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莽山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公路调查中,共记录到两栖爬行动物379只(包括无法鉴定的个体在内)。其中两栖类265只,可鉴定的物种16种,隶属于1目5科;爬行类114只,可鉴定的物种共22种,隶属于2目5科。其中路面上的活体有212只,死亡个体有171只,死亡数占记录的两栖爬行动物个体总数的45.1%。在8条样带中,以样带2(香菇厂-坪坑)的发现两栖爬行动物的个体数、物种数、上路率、死亡数、死亡率均为最高。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莽山公路上两栖爬行动物的出现数、死亡数均下降。对生境因素的影响统计后得出,灌草丛、树林、山壁和溪流四种生境附近的两栖爬行动物出现数、死亡数较高。莽山保护区内公路的车流量总体趋势为上午>下午>晚上,但随机性很大,且两栖爬行动物上路率主要受海拔、生境等因素的影响,故交通因素是影响两栖爬行动物死亡数的决定因素之一。对保护区3处现有涵洞进行定点定时监测,发现有少数两栖爬行动物在涵洞周围分布,但没有个体进入涵洞。
结合调查监测数据和模拟实验结果,作者提出了莽山保护区公路系统两栖爬行动物通道的设计参数:
1.莽山两栖爬行动物通道的修建地点:在莽山保护区海拔600~770m范围内的公路周边,两栖爬行动物的发现率及死亡率最高,在此区域内修建两栖爬行动物通道,预计两栖爬行动物的使用率较高。建议在此区段内按海拔每升高20m修建一处两栖爬行动物通道,共修建8处。
2.莽山两栖爬行动物通道的内部结构与底质:建议两栖爬行动物通道采用拱形结构,底面用石块、卵石等混在泥土中铺设。在某些蛙类聚集分布的区域,可将通道设计成有水流通过;或是用可供攀爬的结构将通道分为上下两层,并将这种攀爬用结构与通道口外的树枝连接起来,便于蛇类或蜥蜴类通过。
3.莽山两栖爬行动物通道的尺寸:通过两栖爬行动物对通道尺寸的选择实验,生物通道的内径或高宽不超过0.4m即可,在某些特定区域,如有体型较大的两栖爬行动物动物出现,可适当增大通道尺寸。
4.莽山两栖爬行动物通道的周围环境及辅助设施:在接近通道口处可人为挖掘小水沟或水坑,以吸引两栖爬行动物在生物通道附近聚集。借鉴各生境中两栖爬行动物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在通道口附近营造复合型生境,增大动物在通道口附近出现的几率。并在通道口沿公路上下100m范围内设置高度不低于1m的栅栏,栅栏材质可用透明的塑料或有机玻璃等,并将上缘0.1m宽的边缘部分向公路外一面弯折,使蛇类翻越栅栏难度加大。在两栖爬行动物通道和修建了栅栏的地段,竖立警示牌,要求车辆减速慢行,并禁止对栅栏的破坏。
5.莽山现有涵洞的改造再利用:适当减少洞口周围植物密度,增大洞口开阔度,并挖掘小水沟或水坑,清理涵洞内淤积的石块或泥土,增大通透率,并在公路边缘加设栅栏。
6.莽山两栖爬行动物通道的养护措施:两栖爬行动物通道建好后需进行持续监测和长期维护,评估两栖爬行动物通道的作用价值,在日常维护中,应注意及时修补破损的栅栏,雨天过后对通道口附近及内部阻塞进行清理,每隔一段时间需对通道口周围的植物进行一定程度的清理,保持洞口开阔性;并对保护区内居民和游客进行生物通道知识普及,严禁人为破坏;加强巡护,以免有人在通道处抓捕两栖爬行动物。
7.莽山烙铁头蛇通道设计:对于莽山烙铁头蛇这种大型蛇类,应考虑在其出没率高的地区修建较大的通道,包括通道的内径,通道口的护栏设施的尺寸等都应该相应的加大,并加强对这些地段的监测力度,和对这些通道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