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气候极端干旱的频繁发生导致不同气候区树木死亡机制引起世界相关科学家广泛关注。经典的压力—容积(Pressure-Volume,PV)技术已成为研究树木死亡生理机制——水力衰竭的基础方法之一。本文针对压力-容积技术中试验材料是否吸水、饱和吸水时间这一关键问题,分别以东北东部山区主要树种包括针叶树种红皮云杉、红松、兴安落叶松的枝条、阔叶单叶树种蒙古栎、白桦、五角槭的枝条以及阔叶复叶树种胡桃楸、水曲柳和黄菠萝羽状复叶(3片、5片、7片叶)为实验材料,分析不同树种被测材料组织在未复水、复水12h、24h三种处理下主要水分参数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以未复水处理为基准,对于针叶树种红松、兴安落叶松和红皮云杉枝条复水12h、24h枝条得到的质壁分离渗透势(ψsat)、饱和渗透势(ψtlp)较未复水指标均呈现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红松、兴安落叶松和红皮云杉质壁分离相对含水量(RWCtlp)、质外体水含量(AWC)、细胞弹性模量(εmax)、细胞容质含量(Ns)四个指标均随复水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三个树种未复水的εmax显著高于复水24h枝条,除了兴安落叶松复水12h的εmax显著低于未复水指标外,其他两个树种该值低于未复水指标,但差异不显著。红松和兴安落叶松未复水的RWCtlp显著高于复水24h枝条。红皮云杉枝条三个处理之间的RWCtlp无显著差异。红松与红皮云杉枝条三个处理之间的AWC与Ns无显著差异。兴安落叶松未复水的AWC显著高于复水12h、24h枝条,且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三个处理之间的Ns无显著差异。 阔叶单叶树种白桦、蒙古栎和五角槭枝条三种处理的ψsat、ψtlp、RWCtlp、AWC、εmax、Ns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复水时间的延长,三个树种ψsat、ψtlp均呈升高趋势;RWCtlp、AWC、εmax呈降低趋势;Ns不同处理间变化趋势不一致。 一般来讲,阔叶复叶树种水曲柳、黄菠萝和胡桃楸3片、5片、7片叶为实验材料时,与未复水相比,两种复水时间的εmax、Ns变化较大,变化百分比在1%-86%。而其他指标差别很小,与未复水叶片相比,变化百分比在1%-14%。水曲柳、黄菠萝和胡桃楸随着3片、5片、7片叶叶量增加,同一处理的ψsat、ψtlp、RWCtlp、AWC总体呈升高趋势;而εmax、Ns两个参数随叶量的变化,并无一致规律。 以未复水处理为基准,除了复水12h处理没有改变树种间AWC对比顺序外,其他参数及复水24h处理明显改变了种间对比关系。建议该地区使用未复水实验材料进行PV曲线测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