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选用40名台湾男子(年龄在18-26岁),2名台湾女子(年龄分别为21,24),按照台湾相关病理学论著论述,受试者中,22人(20名男子,2名女子)为扁平足患者,20人为正常足。本实验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双足的磁共振成像(MRI)拍摄,拍摄沿足的矢状轴,每隔3mm从足趾到足跟依次进行,获得足的DICOM格式的磁共振片。将获得的足的磁共振片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后,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软件将所有足的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并且重建后的模型可以任意分割不同骨组织,能够从任意视角观察骨组织;继而分别量化正常足与扁平足组成足弓的主要骨组织形态以及关节角度,并进行比较,发现扁平足与正常足在骨组织形态上的显著性差异,并归纳形成扁平足的原因,最后针对两种类型的关节建立生物力学模型进行分析。
实验最终发现扁平足与正常足在以下骨组织形态指标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一跖骨与底平面夹角、第二跖骨与底平面夹角、第三跖骨与底平面夹角、楔状骨中心线与底平面夹角、舟状骨与底平面夹角、足跟与距舟关节中心连线与底平面夹角、足跟骨与第一跖骨之间的夹角、跟骨与水平面的夹角、第一跖骨与距骨夹角之差、第一跖骨上下弓高、第二跖骨上下弓高、第一跖骨上下弓高与足中长之比、第二跖骨上下弓高与足中长之比。
本实验采用大样本,对42名受试者,84只足进行细致的磁共振拍摄,并将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系统而全面地将扁平足的致病机理进行研究,发现扁平足的致病机理并不是由构成足弓的第一跖骨或哪一块单独的骨组织造成,而是或者由于构成足弓的第一跖骨、舟状骨、楔状骨、足跟骨任意骨组织的畸变或两者及两者以上的骨组织共同畸变造成;包络关节腱膜的承载与构成关节的骨组织的形态有密切关系。
本实验结果对于扁平足的矫正、治疗,以及矫形鞋的研制都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