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碳循环和水循环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两个重要的生态功能过程,深入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以及耦合关系,对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形成机理、量化固碳和涵养水源等生态系统服务及预测其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碳通量(Flux)观测和模型模拟是目前森林碳、水循环的重要研究方法。但是,仅用通量观测无法反映森林生态系统内在功能过程及控制机制,难以定量表达碳水通量的时空演变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循环和水循环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两个重要的生态功能过程,深入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以及耦合关系,对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形成机理、量化固碳和涵养水源等生态系统服务及预测其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碳通量(Flux)观测和模型模拟是目前森林碳、水循环的重要研究方法。但是,仅用通量观测无法反映森林生态系统内在功能过程及控制机制,难以定量表达碳水通量的时空演变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生理生态过程的模型为定量分析碳水通量时空变化及其内在机制提供了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碳通量观测数据,以气孔导度为纽带,把Penman Monteith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模型整合到TRIPLEX-Flux碳通量模型中,对模型进行参数优化,获取适合模拟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杉木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进行模拟、验证和预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净生态系统交换(NEE)的观测值最大为0.545mgC·m-2s-1,最小值为-0.321mgC·m-2s-1,最大的模拟值为0.647mgC·m-2s-1,最小的观测值为-0.294mgC·m-2s-1,观测的各月的变化幅度和趋势大致一样。TRIPLEX-Flux模型能够反映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的NEE日变化规律,模拟值与实测值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R2范围在0.65~0.85之间。其中7~12月的R2值均为0.8以上,模拟效果最好。1-2月的模拟效果稍差,但是R2也介于0.65~0.67。模型对于夜间NEE的模拟比对白天的模拟精度要高。NEE的峰值无法精确模拟,模型一般存在系统误差、样地数据误差和测量误差这四个方面;(2)蒸散量(ET)在一年内的变化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表现为春秋低,冬夏较高。且ET主要集中在4-8月。其中,7月的ET达到最大值为101.2mm,1月到达最低值24.8mm。ET值会随着降水量值的变化而变化。模拟的ET与实测的ET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且模拟值与实测值有较强的相关性,且无雨时ET模拟的精度高于有雨时。同时与碳通量模拟类似,无法模拟到ET的峰值。(3)水分利用效率(WUE)在夏季较低,春季和冬季较高,秋季次之。水分利用效率和降水之间存在显著的密切联系。
其他文献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与自然环境接触和释放身心压力的重要场所。但当前对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评估的研究较多,但对城市森林环境恢复性方面的效益进行衡量的关注较少。因此,本研
土壤种子库是存在于土壤表面与土壤中全部种子的总和,它在湿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南洞庭湖杨树清理1a、2a后的迹地和杨树未清理洲滩(ck)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恢复年份、不同季节土壤种子库物种结构、多样性及其与地上植被和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探讨南洞庭湖杨树清理迹地土壤种子库在植被自然恢复中的潜力,了解洞庭湖汛期对杨树清理迹地土壤种子库及其地上植被恢复的影响,为研究洞庭湖湿地生
我国木材资源匮乏,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推行木材节约和代用。油茶果壳储量丰富但未得到合理的利用,研究开发油茶果壳这一非木质化资源,不仅节约资源且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环境。生物质材料的细胞组成、形态以及排列方式往往决定着材料的各种性能。本研究主要对不同生长时期油茶果壳的木质化细胞的微细结构进行研究,以期提高油茶果壳的附加值的利用。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微观观察结果表明:油茶果壳中主要包含石细胞、
叶蜂属Tenthredo L.全世界已知1000余种,是膜翅目(Hymenoptera)原广腰亚目(Symphyta)叶蜂科(Tenthredinidae)中最大的属级类群,中国已知种类321种,其中红环叶蜂种团Tenthredo pulchra group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南部均有分布,欧洲地区有广泛分布。论文简单介绍叶蜂属和叶蜂属红环叶蜂种团的形态特征;详细总结了红环叶蜂种团的分类研究历史与
森林生态系统在陆地碳水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促进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系统、气象梯度观测系统和水文观测系统对碳水通量及其组分的定位观测数据,结合文献资料和数学模型,研究了 2008~2019年会同杉木人工林碳水循环各组分在年和年际尺度上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了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和碳水分配特征,为
受气候强烈影响的树木死亡会影响森林结构,动态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是,现有研究仍然缺乏不同冠层和胸径树木死亡对气候响应的大尺度范围的综合分析。在这里,本研究利用2012-2017年的森林资源清查和分析数据,分析样地的死亡率及树木死亡原因,并对不同冠层和胸径树木的死亡模式进行研究。进一步结合气候数据分析气候如何影响树木死亡。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树木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格局。美
细根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的器官,由于细根生长快、寿命较短,在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碳循环和养分归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地上相比,土壤等地下的生态环境更为复杂,细根为适应土壤物理阻力、水分、养分获取等方面需求,其功能性状特征(functional traits)与叶片明显不同。根系生态学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便已出现,近年来在细根分级基础上,对解剖结构、形态、养分含量等性状特征进行了研究。
林龄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重要因素,系统发育过程中通过改变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和森林生态位,调节植物体与环境的关系,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为了揭示不同林龄的人工林生态系统中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协同关系,本研究以不同林龄闽楠人工林(5年、10年、20年、45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 12个固定样方,于2019年12月和2020年7月进行采样,测定叶片结构性状(叶长、叶宽、比叶面积、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