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代中期的中国大陆,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文学生产也在发生转型。作为文学生产中间环节的文学期刊也必然发生变化。《中国》文学月刊,作为最快感受时代脉搏并作出回应的中央级文学期刊,虽只存在短短两年,却在1980年代文学期刊史上划出了极具重量的一笔。本文包括导论、正文、结束语三部分。导论对《中国》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反思,提出《中国》存在的特殊意义,以及全面探究这一期刊能还原期刊面貌的同时,形成丰富1980年代中期的文学图景的重要意义。正文由三章构成。第一章从1980年代中期的文学期刊生态展示入手,深入探索了《中国》的缘起、筹备等创刊历程,尤其是创刊伊始,“民办公助”的提出,喊出了改革期刊生产体制的第一声。尽管《中国》未能在这一改革中走得更远,但这一尝试,对于之后甚至当今文学期刊的经营探索,提供了思考的方向。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着重探讨了自创刊始,《中国》在编辑队伍、作者群体、文学观念等方面,无不显示出巨大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而在《中国》所走过的两年历程中,以1986年为界,《中国》表现出明显的转变,文中分别从期刊中的诗歌、小说、报告文学及文学评论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前期即1985年双月刊时期,《中国》展示的是一个中央级国家刊物的温和与持重。这种刊风,自1986年改为月刊始转向敏锐而先锋,为文学的繁荣发展做着坚定、执拗的努力。也正因此,《中国》成为1980年代后期新生代诗歌和先锋叙事文学绕不过去的话题。第三章则主要就《中国》的终刊事件进行系统的梳理。《中国》的终刊在当时就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这无疑也成为中国当代期刊发展史上永不褪色的话题,激励后来者的前行。结束语简要阐明《中国》研究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意义。从它的创刊,办刊到终刊都不断闪动着先锋性和探索性。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