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像中国这样的处于转轨时期的国家,失业问题都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十分严重和重要的问题。失业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有效控制失业率的途径,一直都是经济学家和各国政府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典型的存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在农村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逐年向城市的工业部门转移,而无法完全得到吸收,便挤出了城镇劳动力,使得这些年来尽管经济增长较快,但城镇登记失业率却在不断上升。因此在研究中国的失业问题时,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由于托达罗理论是专门探讨城乡人口迁移的经济行为以及劳动力流动对失业率的影响的著名失业模型。因此本文以托达罗理论为基础,首先检验其在中国的适用性以及探讨引起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因素,得出如下结论:农村和城市的收入差距越大,就越加剧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并因此加大了城镇失业水平;农村和城市的从业人口之比越高,就有越大的可能性使得有更多的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中,并增加城镇失业率。
本文再通过实证研究,在影响失业率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率的基础上,加入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国有企业改制等因素的影响,解释了为什么经济增长和失业率出现同向变动的原因。
托达罗模型的结论隐含着,当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扩大或者农村的总劳动力人口相对增加时,城市新增就业职位的增长率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数量增长率必须要相等,才能保持失业率的稳定,这个推论隐含着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本文对托达罗模型做出了一定的改进,考虑了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即这样一个事实: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普遍低下,而且进入城市后大多是进入到经济中的低技术部门工作。笔者将这个因素加入到托达罗模型中,通过分析和推导得出:即使城市新增就业职位的增长率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数量增长率相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仍然会对城市的失业率造成一定的冲击。这说明了,在控制城市失业率时,完全依靠城市经济发展所起到的边际作用已经很小了,政策制定者应当更多地关注到农村发展上来。
因此,本文在上述推论的基础上,运用计量方法探讨了如何通过农村发展来降低城镇失业率的途径以及它们的作用大小。该部分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的方法,结合前文的分析,就农村财政政策和成人教育水平对农村与城市的收入差距以及城镇失业率的影响进行冲击响应和方差分解,得出了以下结论: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政策支出以及倾斜度和加强对农民成人职业教育的力度和经费投入可以缩小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并能以此控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城镇失业率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