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和Goldberg构式语法理论及其相关理论,对现代汉语存在构式进行类型分析,归纳了四类存在构式,本文将该四类构式命名为A类存在构式:[NL+V+着+NP];B类存在构式[(在)NL+(有)NP+V+着];C类存在构式[(有)NP+(在)+NL+V+着];D类存在构式[(有)NP+V+(在)+NL]。它们结构成分相同,但是其结构顺序不同,因而每个构式所表示的整体意义有所差别,但是它们之间存在共同语义特征,既“存在”。本文根据所形成构式的不同情况,还将给存在动词分四类。Ⅰ类动词主要有“垂、坐”等;Ⅱ类动词主要有“倒、结”、“立、挂”等;Ⅲ类动词主要有“写、种”等;Ⅳ类动词有“跑、飘”等。
本文主要用词汇语义框架及语义范畴特征表述动词义,并同时用事件框架表述构式论元结构,归纳每类构式的特征并概括其整体意义。主要探讨动词参与者角色和构式论元角色的侧重及整合,动词义和构式义的呼应,从中描写并论证了动词与构式的互动关系。最后揭开和说明了不同存在构式之间的关系。本文共分5章。主要内容如下:
1.绪论部分:简单表示应用构式语法研究汉语存在构式的意义
2.有关研究回顾
3.研究范围及其理论框架:根据结构形式,确定4类存在构式,并界定其组成成分。与此同时探讨有关语法标记的问题,如“有”和“在”,本文判断该标记不影响整体意义,是存在构式中必不可少的。根据所进入构式的不同情况,将给存在动词分若干类,具有代表性的为“坐”“挂”“绣”“垂”“飘”类。还有简单介绍本文所运用的主要理论框架,即构式语法理论(Construction grammar),并以其发展历程及基本理念与理论思想为主进行观察。
4.研究重点:运用框架语义理论描写每类动词词汇参与者角色及背景知识并论证该些特征如何表现在具体构式中。并从动词语义范畴角度考察“动作”和“状态”特征如何与“了”“着”结合而与存在构式相呼应。其次,用事件框架描述存在构式论元角色及其论元结构。归纳每类构式的特征而概括整体意义。并概括各个构式中相同位置上的词语所具有的共同语义特征,主要考察“在+处所”在不同结构位置表达不同意义的情况。通过描写各类动词与构式的互动过程,论证在存在构式系统中部分与整体之间所形成的规律。最终探讨参与者角色与论元角色的侧重及熔合,从中确认动词与构式之间整合过程。然后初步揭开并描写不同构式之间的关系。
5.小结:回顾本文所研究内容,并表示一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