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源远流长,却又成熟较晚,所以它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得以吸取各种文学之长,熔铸各种艺术手段,因此它一直是被广泛使用和欣赏的一种艺术类型,而小说的创作则是人们一直密切关注的一个对象。但是最近几十年来,和小说的创作得到强调相比,小说的翻译大半被忽视,而人们更重视诗歌翻译,因此很有必要在小说翻译方面做一些研究。虽然已有一些研究者从一些视角研究了它,但这些是不够的,小说翻译的研究需要更具创造性、更理想的方法,接受美学就是其中之一。接受美学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前联邦德国,它受阐释学和现象学的影响巨大。树起接受美学旗帜的是德国的康士坦茨学派,而这个学派的创始人则是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岗·伊瑟尔。接受美学在小说翻译和文学批评等理论中找到了最佳切入点,它把读者的地位和他的阅读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包括具有未定性的文本和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化,二者的结合才是完整的文学作品。它甚至认为在读者与作者之间,应以读者为主;在文本与阅读之间,读者的具体化是第一性的,未定性的文本是第二性的,这就向传统的文学欣赏理论如“源语文本中心论”和“源语作者中心论”提出了挑战。接受美学的确为小说翻译和文学批评等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因而在如今的这篇论文中它被用来研究小说翻译。在本论文中作者首先对此次研究做了个大体的介绍,包括小说的定义、小说翻译发展的国内外历史回顾、对《围城》及其原作者钱钟书的简介、对《围城》英译本及其两个译者的简介,国内外对其英译本的研究情况以及此次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等等,这样就为此论文的整个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接着她引进接受美学,包括它的起源、概念、简单的历史回顾以及主要因素等等;她也研究了接受美学和文学翻译之间的密切关系,包括文学作品的概念、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翻译的过程、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的启示以及接受美学观照下的翻译策略等等;为了把以上理论应用于实践,她以《围城》英译本为例,运用接受美学的主要因素特别是“期待视野”“文本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以及接受美学观照下的翻译策略来分析从英译本中选取的一些例子。然而,和其他几位作者根据接受美学把他们的研究只限制在英译本某一特定的领域不同,本论文作者是来研究英译本的几乎各个方面,包括原文中文化负载词、习语和谚语、修辞、小说的主题、描写技巧以及主要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等的再现,来看一看英译本是否不仅尽量向原作靠拢而且尽量关照目的语读者的兴趣与感受,是否令人满意地确定文本的未定点以及提高了潜在读者的“期待视野”。此外,她还研究了接受美学观照下此小说翻译过程中的不可译性问题以及解决它们的方法。以上所有这些能使我们更透彻地发现英译本中的精彩部分也能发现其中的不足,而这一切也充分证明了接受美学的独特性和优越性。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本论文的作者指出了接受美学在小说翻译和审美批评等理论中的指导意义,认为运用它可以得出更创新更理想的结果。同时,她还指出接受美学观照下的《围城》英译本尽管存在一些缺陷和错误,大体上它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