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展,广州地区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中,产生了一百三十多个城中村,一直以来,这些城中村以“丑陋的并以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景观、“城市里的藏污纳垢之地”而被人们所认知,但是这些城市里面的村落同时也承载着成百上千年的地方传统文化,由于没有受到更多的来自主流社会的关注,并且缺乏有效的保存策略和措施,这些传统文化有可能在现代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在日益高涨的改造和拆除城中村的运动中逐渐地流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以村落传统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祠堂空间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冲击和延续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提出祠堂空间在现代语境中保护的新思路,以本学科的角度对村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更新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性的探讨。
本文以进程的角度对广州地区的祠堂空间进行了历史性与共时性的对比研究,运用社会人类学、环境心理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进行分析和逻辑思辨,提出了本文的基本论点:社区的自组织(宗族组织)是祠堂空间与村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更新的前提。在社区自组织势力的支配下,祠堂空间得以在保持其祭祀祖先的核心功能的同时,能够不断地转变其外延的功能以应对城市化的冲击和延续问题,让祠堂空间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本文以祠堂空间的使用者作为研究的主要切入点,认为当地村民是推动祠堂空间发展的最主要的力量。祠堂空间得以延续,并不在于对建筑形式的保护和恢复,也不是依靠政府的干预或市场化的运营,成为“文物建筑”后被新的功能所取代。只有作为祠堂文化载体的原村民愿意自发地动员各种资源去维护,用传统本身给新生的功能赋予意义,祠堂空间才有可能经过再造在现代语境中延续。
以往关于祠堂的研究基本上是把研究的背景放在过去,而本文将试图把研究的背景聚焦于现在与未来。最后,笔者对祠掌空间的未来进行展望,探讨了对于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的当地村民来说,祠堂空间和村落的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以及它们将给原村民和村民的后裔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