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知情权与信息权的冲突与平衡研究 ——基于2010-2018年依申请公开涉税信息案例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12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权利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纳税人开始注重权利的行使。一方面,纳税人可以行使知情权获取需要的涉税信息并监督税务机关的行政行为;另一方面,纳税人也可以行使信息权以避免自身涉税保密信息遭到侵害,纳税人的知情权和信息权如同一个钱币的两面,共生共存。纳税人知情权和信息权的行使,实践中常出现这样的两难境地,当一方纳税人申请公开第三方纳税人的涉税信息时,税务机关不当的信息披露极易损害第三方纳税人的信息权,进而侵犯第三方纳税人的人身或财产权利;但税务机关若决定不公开或公开不当,又可能会损害申请人知情权的行使,影响纳税人税款征收的积极性和配合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现行法律中处理涉税信息公开方面的立法和司法不够完善,对申请涉税信息公开与否的界限、方式等规定不明确,纳税人权利在受到损害后的权利救济制度也存在缺陷;另一方面,税务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还可能怠于行使平衡纳税人知情权与信息权之间利益的职责。在这样的情况下,界定涉税信息合理公开的范围、完善税务机关执法体系、为纳税人提供权利损害救济制度就尤为重要。本文以依申请的涉税信息公开为背景,梳理我国纳税人知情权和信息权在实践和立法中存在冲突的原因,以期提供一个可行的权利平衡路径,使纳税人的权利行使更加完整。本文中,对近十年相关案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及从税务机关执法的角度出发来提出完善建议,这两点是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理论研究中少有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同时也正是本篇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所在。为实现研究目的,本文首先对税务信息公开、纳税人知情权和纳税人信息权的概念、特征、内涵等信息进行理论研究,并指出在依申请公开税务信息中,纳税人知情权与第三方纳税人的信息权会产生冲突的原因,以及法律法规中对两方权利保护范围的矛盾所在。其次,通过对近十年相关案例的数据分析,从典型案例中总结出税务机关在处理涉税信息公开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把实践与我国法律规定两方面相结合,归纳出我国涉税信息公开与纳税人信息权保护法律规范中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立法上存在的范围不明确、可操作性差、相对滞后的问题;执法上存在税务机关怠于行使平衡纳税人知情权与信息权之间利益的职责问题;纳税人权利救济上存在权利救济制度缺失和法律责任规定不合理的问题。本文的最后,指出纳税人知情权、信息权平衡的理论基础,并梳理国外同领域法律规定,为我国相关法律建设提供借鉴,提出了完善立法、纳税人权利救济和执法制度建设三方面的建议,力图从法律制度、权利救济层面和税务机关实务操作层面,实现涉税信息公开中纳税人知情权和第三方纳税人信息权的权利平衡。
其他文献
2015年《立法法》的修改,带来了地方立法权限的重大变化。它赋予了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并通过列举的方式对其权限范围进行了限定。设区的市人大应当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以及历史文化保护等事项”范围内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是“三类事项”以及“等”字的内涵,具有概括性与不确定性。这影响了设区的市人大立法事项范围的明确性,成为了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与此同时,不同地方立法主体之间的权限划分是影响设区的市人
民俗文化活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及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物质文化现象和精神文化现象。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政府在民俗文化活动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都发挥了主导作用,在继承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起到重要作用。“传统迎春花市”作为广府地区一年一度的特色文化活动,是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凝聚和沉淀了岭南地区独特的花文化和年俗文化,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
中华祈福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含了千千万万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与追求,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如今更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再好的文化形态一旦进入世俗层面也有可能异化。相比于传统祈福文化,现代生活中的祈福形态无论在形式、内容还是观念上都有了更丰富、更多元的变化。一方面,这种变化的确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了现代人特定的精神状态与价值观的转变,反映出现象背后可能
中央环保督察是我国推进美丽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国家环境治理体系优化的重大制度安排,推动了地方党委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解决了一大批生态环境问题。在传统的科层治理体系出现无法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天平时,作为运动型治理的中央环保督察应运而生,在实践中经历了“督企”到“督政”再到“党政同责”三个阶段,一时间方兴未艾。第一轮环保督察制度实行以来,督察所到的地方皆高度重视,该制度在短时
自2015年中国正式发起国家公园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预期中的良好成果。截至2019年,全国已建立起10处国家公园试点区域,各国家公园试点内区域整合、机制搭建、生态移民等有关工作有序开展,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正逐步优化完善。但是,改革的推进不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既往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老问题与国家公园体制改革推进中产生的新问题相互交织,尤其在法律体系、权利冲突、管理机制等方面问题矛盾已经不容忽视,对中国国家公园
目前社会工作人才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既有研究主要从政策环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认同度、机构发展水平以及专业相关性等方面进行探讨。然而,社会工作是一项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与职业,从价值观维度探索社会工作人才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天然的亲和性与实践价值。为此,本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与价值—信念—规范理论视角,构建“社会——组织——价值”的社工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解释逻辑,并侧重探讨价值观类型对社工人才可持续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在各地沦陷区建立了规模庞大的殖民宣传体系,企图通过大众媒介下的殖民宣传在沦陷区内传播奴化思想,泯灭被占领地民众的民族意识与反抗精神。但由于沦陷区内报业人员的流失,日伪在殖民新闻业的推进过程中面临严重的人员断档问题,其发展一度陷入停滞状态。为应对殖民新闻业人员不足的局面,日伪决意扶持奴化新闻教育,以求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建立一支对日“忠诚”的殖民宣传队伍,辅助侵略。而
随着机构养老服务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在院舍中度过晚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养老机构作为老年群体生活的场域,其所蕴含的能力更为丰富。而在相对封闭的院舍环境下,由于生理机能的衰落、社会地位的下降以及机构环境的限制,使得老年群体社会角色和身份逐渐丧失。为了减少院舍老人的无角色感,促进老年群体积极进行社会参与,本文围绕院舍领袖培育开展研究,基于赋权增能理论的指导,进行“聚宝盆”小组服务。笔者
1910年代后期,古典好莱坞叙事体系成型,单线核心叙事成为好莱坞叙事的主流。到了1940年代初到50年代前期,闪回开始被大规模、结构性地使用。闪回技术令观众的注意力不再受单一时间维度的局限,但在整体上并没有改变影片完整的线性故事结构。1960年代到1970年代进入新好莱坞时期,这个时期的叙事由于吸收了很多欧洲现代电影的叙事技巧变得更加碎片化和主观化,呈现出非线性化的倾向,具有非线性风格。进入19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工具,人们通过手机上丰富的移动应用获取资讯、传递信息,与传统媒介相比,人们更愿意选择便于携带、更新迅速的资讯类移动应用。然而,现有的非遗资讯类移动应用作为非遗内容传播的主要平台之一,却因内容表现力差、对大众吸引力低等原因未能充分发挥移动应用的传播作用,最终淹没在移动应用的苍茫大海之中。与此同时,各行各业的热门移动应用逐渐开展游戏化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