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和句子是语言中的两个基本的层级单位。汉语是孤立语,与印欧语等形态发达的语言相比,词汇上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在构词方式上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汉语的句法组织和句法演变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并引起了汉语和英语在句法表现上的一些参数差异。本文主要从共时研究、历时研究和语言对比三个角度探讨了汉语构词特点的对句法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词汇和句子方面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共时方面,词汇特征是句子组织的依据和线索。现代汉语词汇由语素构成,汉语语素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稳定结构,语素的特征决定了现代汉语的构词法以复合法为主,附加和重叠是构词法的重要补充。在语素特点的制约下,现代汉语词汇呈现出双音化的发展趋势,并在语言接触中呈现出一定的封闭性。汉语的构词特点使得汉语的词汇和句子表现出较大的平行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差异性是句法演化的结果,演化的基本机制是类推和重新分析。在汉语构词法的影响下,汉语在句法组织上呈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具体表现为:汉语的词类和句法功能之间多对多的复杂关系,句子成分的套叠与省略,语义范畴表现手段的多样性和句子的歧义解读等方面。历时方面,词汇演变是语言演变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一种语言的演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词汇演变以渐进的方式进行的。在汉语的词汇演变中,双音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双音化是实现词类转化的重要手段,文章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分析了动宾结构“走心”的语义来源、词汇化和词类转化的过程以及词汇化的机制;双音化影响词类功能的主要方式有:双音词融合、双音词内部功能分化以及多音词的双音式简化。其中双音词的融合与分化效应的产生与句法位置有关,文中结合生成语法制图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句法位置进行了界定,讨论了双音词演化与句法位置的关系;双音化的演化方式还造成了词汇结构和句法结构之间的平行性,文中以“位移动词+名词”结构为例分析了在词句平行性的影响下,句法关系的复杂性与词汇结构内部歧义解读的关系。双音化同时也是句法表达严密化的重要手段,歧义现象也可以通过词汇双音化来消除,双音化是汉语词汇和句法互动的重要方式。语言比较方面,词汇层面上的差异也会导致句法结构上的参数差异。文章对比了汉语的新兴进行时表达方式“VP/NP+进行时”和“VP+中”与英语词缀“ing”之间的异同。英语的词缀“ing”除了表达进行时态外,还可以构成动名词和现在分词形式,改变英语动词的功能。而汉语中的“进行时”和“中”都是独立的词汇形式,在使用上具有可选择性。时体表达方式的差异在句法分析上引发了汉语和英语句子中心的差异,进而导致了汉语和英语在主语、谓语上的系列差别,汉语有空主语和多主语现象,谓语成分包括名词、形容词和主谓谓语句。在相关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对阐释词汇-句法关系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不同的本位观学说是关于汉语语法研究的基础单位、研究策略和研究目的的争论。语法研究应该包括从词到句、从句到词两个互逆的过程,二者统一于语言的表达和理解。生成语法不同阶段的语言架构设计同样是在调整和优化词库、运算程序和运算原则之间的关系,以实现语言架构简洁高效的运作。在架构的设计中也存在单向性、非变异性和封闭性等局限。语言系统是开放的多层级系统,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各要素之间存在多向制约和互动关系。不同的语言理论只能从某一个或多个层面揭示语法规律,各个理论之间是交叉互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