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透明质酸复合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iu4hb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模拟组织细胞外基质(ECM)的组成成分,采用冷冻干燥法,以丝素蛋白(SF)、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和透明质酸(HA)为原材料,并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及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作为交联剂,制备了SF/nHAp/HA多孔复合支架材料。对其理化性能、体外细胞生物相容性以及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为临床中修复骨缺损相关材料提供新思路。方法:1.采用共混、交联、冷冻干燥等方法制备了不同透明质酸(HA)比例的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透明质酸(SF/nHAp/HA)多孔复合支架材料。分别得到五组样品材料:SF/nHAp、SF/nHAp/1.5wt%HA、SF/nHAp/2.5wt%HA、SF/nHAp/5.0wt%HA和SF/nHAp/7.5wt%HA。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万能材料试验机和降解实验等分析技术,对支架的形貌、二级结构、孔径、孔隙率、吸水能力、力学及降解性能进行测量和分析,探讨HA对多孔支架性能的影响。2.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原代培养并做流式鉴定后,将BMSCs接种于各组支架材料上,评价材料的体外细胞相容性。培养7 d后,利用SEM观察细胞的分布情况及形态。培养1、3和7 d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活/死细胞染色(living/dead staining)后,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细胞活力。3.为了评价材料的体外成骨分化能力,将BMSCs接种于各组材料上成骨诱导4、7和14 d后,用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进行定量测定。成骨诱导7、14和21 d后,进行茜素红染液染色及钙(Ca2+)沉积的半定量分析。结果:1.通过SEM观察显示所有多孔支架均具有典型的三维多孔结构,孔隙连续且相互连通。这就说明复合支架中SF、nHAp和HA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没有明显的团聚和析出现象。SF/nHAp多孔支架中引入HA之后,由于HA的粘度较高,抑制冰核的生长,所以SF/nHAp/HA多孔支架的平均孔径逐渐减小(SF/nHAp组109.6±0.57μm,SF/nHAp/1.5wt%HA组108.8±0.51μm,SF/nHAp/2.5wt%HA组107.1±0.37μm,SF/nHAp/5.0wt%HA组106.3±0.46μm,SF/nHAp/7.5wt%HA组103.0±0.51μm)。相反,多孔支架的孔隙率有所增加(87.5~94.2%)。XRD、FT-IR和XPS结果显示,所有多孔支架都主要由Silk I和少量Silk II结构组成,且复合支架中的HA得到了有效交联。水溶性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HA含量为7.5wt%时,由于Silk I含量不足以包覆高含量HA,使得SF/nHAp/HA多孔支架在水中趋于不稳定。然而当HA的加入量小于5.0wt%,尤其是比例为5.0wt%的SF/nHAp/HA支架具有最高的吸水性和力学性能。降解实验结果表明,HA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支架的降解速率。2.根据SEM、LSCM及CCK-8等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在7d的细胞培养过程中,五组支架材料的细胞数量都呈现出增加趋势,均显示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然而,BMSCs在SF/nHAp/5.0wt%HA多孔支架上增殖最快,说明适量的HA可以支持细胞的黏附和增殖。3.体外成骨诱导分化实验结果显示,ALP的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且在每个时间点SF/nHAp/5.0wt%HA多孔支架上细胞的ALP活性表达和钙盐沉积量均高于SF/nHAp、SF/nHAp/1.5wt%HA、SF/nHAp/2.5wt%H和SF/nHAp/7.5wt%HA组多孔支架,显示出良好的细胞成骨诱导能力。结论:本研究采用冷冻干燥与化学接枝法合成一种SF/nHAp/HA多孔支架材料,通过控制HA的含量,能有效地调节支架的整体理化性能。通过细胞粘附、活力和增殖实验反映了SF/nHAp/5.0wt%HA相比其他四组材料具有良好的体外细胞相容性;另外,体外成骨诱导分化实验也反映了SF/nHAp/5.0wt%HA具有更好的体外成骨能力。总之,HA提高了复合材料的体外细胞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有望为骨组织的修复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材料。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国外护理模拟教学引导者认证相关内容,结合国内护理模拟教学引导者发展现况,初步构建符合我国护理专业特点及教师自身知识经验特点的护理模拟教学引导者认证体系,为护理模拟教学引导者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回顾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和比例分配法构建护理模拟教学引导者认证体系,并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通过NVivo 7.0质性资料分析软件、Excel 20
目的:1.建立大鼠血浆、组织脏器中士的宁(STR)及其代谢产物士的宁氮氧化物(SNO)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2.建立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在雌雄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模型,研究其代谢动力学规律;研究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与服药时间的关系,建立士的宁服药时间的推断方法,为士的宁中毒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实验依据。3.研究士的宁和士的宁氮氧化物在大鼠体内的分布规律,为士的
目的:利用精液特异性甲基化位点确证混合斑中精液的存在,同时利用精液特异性甲基化位点联合的SNP位点确证人群的多态性,并可利用这种多态性进行混合斑中精液供者的个体识别。方法:本课题先利用甲基化敏感型限制性内切酶法(MSRE)对基因组进行酶切,然后利用复合扩增技术(multiplex PCR)和单碱基延伸技术(SBE)对精液、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特异性的甲基化位点和精液甲基化位点联合的SNP进行检测
目的:研究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诱导的小鼠行为敏化中多巴胺D3受体(D3R)的调控作用和基因表达变化规律,探讨不同脑区各多巴胺受体亚型(D1R–D5R)基因表达特征及其在METH成瘾中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METH成瘾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1)METH诱导小鼠行为敏化模型的建立:所有实验小鼠分为4组,即野生型小鼠盐水组(WT SA组),野生型小鼠METH组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HRMS)检测损伤后骨骼肌的代谢轮廓,分析骨骼肌代谢物随损伤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Logistic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以及多层感知机(MLP)四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数学模型用于损伤时间的预测,通过多个数学模型的串联,建立更为精确的骨骼肌损伤时间推断模型。方法实验选取7-8周龄,重约200-250g的雄性SD大鼠
目的:根据已知的HIris Plex-S色素推断复合SNP检测体系,在中国人群中进行色素表型推断及体系的适用性研究,对适用于中国人群的肤色分类标准和推断模型进行探索。对41-Plex SNP色素推断算法模型在中国人群中进行优化研究。基于中国人群肤色表型数据进行肤色表型关联性分析,筛选中国人群的色素关联性SNP位点及尝试建立更加适合中国人群的肤色推断模型。方法:根据已报道HIris Plex-S体系
针对专题数据库资源特点———形式多样性、专题特色性,分析分类体系设计原则和方法,结合"汶川地震专题数据库"分类体系设计实践,探索以形式、专题为主线的多维分类体系设计方法。以形式、专题为主的二维分类体系,能有效揭示专题数据库资源形式多样性和专题特色性;避免单一分类体系产生的混乱、交叉、层次深等问题;既能满足一般读者信息查找、浏览的需求,也可满足专家、学者对专题资源的专业检索需求,是设计专题数据库分类
目的:1.建立小鼠条件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动物模型。2.研究甲卡西酮及其代谢物在正常小鼠和成瘾小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规律,探讨血液中甲卡西酮的检出时限。同时比较正常小鼠和成瘾小鼠给药后代谢动力学规律的异同。方法:1.小鼠CPP模型:实验小鼠分为四组:A,B,C和盐水对照组。其中A,B,C组分别按照6.65mg/kg,12.35mg/kg,19m
目的:1.基于毒代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模型动物家兔动脉血中氰根、硫氰酸根和2-氨基噻唑啉-4-羧酸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推断出氰化物经消化道入体的时间。2.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和方法,初步研究氰化物经消化道入体后激活的代谢通路和产生的差异性代谢物。3..初步探究染毒家兔血样中促进2-亚氨基噻唑烷-4-羧酸转化为2-氨基噻唑啉-4-羧酸的外界条件。方法:1.氰
目的: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为一类新兴的荧光纳米材料,经过掺杂、修饰或与其他纳米材料形成不同类型的g-C3N4纳米材料,它们具有发光性能优异、光稳定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毒性低和生物相容性良好等优点,在分析检测和生物医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将g-C3N4纳米材料作为荧光探针用于检测环境水样中的银离子和生物样品中的多巴胺,拓宽了荧光探针在物质检测方面的应用。将具有近红外吸收的纳米材料与生物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