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门特区成立后,政治、经济和社会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制度的根本性转变导致政治文化的演变,社会上涌现大量新的行动者:经济的快速增长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如贫富悬殊、赌博、以及青少年等,激起了不少民众通过示威游行表达不满和诉求,凸显了特区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冲突。
针对上述社会问题,特区政府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提升市民生活素质、建构和谐社会和发展协商民主等战略目标,在治理结构、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上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增设了不少咨询委员会,逐渐形成以生活素质评估为导向的发展型社会政策并大力发展社会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从问题形成和政策过程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角度看,特区的社会服务传输和社会政策的发展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社会服务的传输未完全配合发展型社会政策有关战略性、问题性与整体性的要求;二是发展型社会政策本身因过份强调人的个体性和自由的价值目标,忽略了价值之间的冲突、人的社会性与相互性、以及与此相关的价值目标,如特区政府已提出的和谐社会,协商民主等.这些不足牵涉到支撑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价值基础、政策网络中各行动者之间的互动、以及服务传输过程中政府、社会服务机构和服务使用者之间的协作等三个层面的问题。
同时,特区当前面对的社会问题被认为是由经济的过快发展所致,但除此以外,社会问题的形成还与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和关系结构相互联系。网络治理不仅研究关系网络的结构,还研究影响结构的制度与文化,以及关系网络中的能动者及其行动等内容。针对澳门特区面临的挑战,本文以网络治理为视角,将社会素质、社会资本和公共价值三个相互补充的理论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框架,以此指导整项研究和澳门特区社会服务传输的整体改革,再运用历史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文化分析与社会分析相结合等多种方法,研究特区成立前后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传输网络形成的历史系络、当今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方案。
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分别以五章进行论述。第二章为本文建立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了影响特区社会政策、以及服务传输网络的历史系络,尤其是治理模式的演变、社会政策的发展和社会服务网络的建构过程。葡萄牙本土的政治制度和在澳门实施的政策,与华人文化结合后,经过本地行动者的互动过程,逐步形成具澳门特色的治理模式、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传输模式,这些既有的模式深深影响着特区政府在这方面的改革.在治理模式上,重视孝道、家庭、良好稳定的生产环境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葡萄牙本地的合作主义模式相结合,形成了特区成立前的精英合作主义治理模式。在合作主义治理模式下,社会政策先从最初的社会慈善、救济向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转变,再从“补缺型”的社会慈善、救济和社会工作向“制度型”的社会行政发展。澳葡时期的社会行政的特点是社会政策从属经济政策,社会权以经济目标为前提并服务于生产要素,与生产活动相连系。在社会政策的演变过程中,与宗教以及政治系统相连接的各大社团所开办的社会服务机构主导了社会服务传输网络,传统社团在政治、政策和服务传输三个层面均担当重要的治理角色,而政府则主要扮演规范制定者和财政资助者的角色。
第四章详细分析了特区成立后政治、经济和社会系络的变化,以及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的发展。合作主义治理模式和社会行政型社会政策显然无法应对特区成立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急速发展和转变。为此,特区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战略方面,特区政府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提升市民生活素质、建构和谐社会、以及发展协商民主等目标。在治理架构上,重点对咨询组织的设置和功能进行改革,设立专职的部门开展可持续发展和生活素质评估,以指导各范畴政策的配合.在社会政策上,以生活素质评估引导社会政策的制定,提出重整社会保障制度、开展青少年全人计划,逐渐从社会行政向以资产累积、教育、医疗和就业辅助为基础的发展型社会政策转变。在社会服务改革方面,开展了多项有关家庭、青少年、老年和复康服务的研究,以加强社会服务的规划性,同时通过加强对社团的资助、服务民营化、引入竞争并实施服务质素持续改进机制,进一步强化社团在服务提供的角色,提高服务的质量。
第五章深入分析了支撑澳门特区近十年在改革治理结构、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上的假设和价值基础,与战略目标的配合程度和存在的不足。无疑上述措施在累积特区的人力资本与经济资本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有关改革措施对人的理性预设并未与现实相符,忽略了各人因成长和工作经历不同会形成不同价值取向的事实。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又存在一定的价值矛盾,如个体性与关系性、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约束、效率与公平等。特区政府的合作主义治理模式,忽视了政策过程的复杂性,使特区的政府咨询组织、市民大众和服务使用者三者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互动网络,无法促进民主协商。社会服务管理改革也忽略了政府部门本身的改革和中国传统文化对有需要服务者的求助意识的影响,未能配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型社会政策对社会服务管理的要求,使得服务机构之间、服务机构与政府部门之间,乃至服务统筹者、服务提供者和服务使用者之间的协作关系都存在不少问题。
针对特区社会服务所面临的问题,配合政策循环过程,第六章从价值评估、制度建构和服务传输三个层面提出改革建议。首先结合社会素质评估和公共价值计分卡形成由战略价值为导向并贯穿整个政策过程的评估框架,以指导整体社会政策的发展。然后从功能、结构、咨询组织的人员规范、协商的过程等方面重构现行的咨询网络,配合政策信息的公开和咨询的规划,,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确认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不同规范价值、社会服务传输过程中各利害关系人各自的权利与责任,进而逐步发展澳门特区的协商民主。最后,针对政府、社会服务机构、服务使用者、以至一般的民众之间的协作关系建构开展相应的改革。特区政府应首先配合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要求对相关部门进行整合、加强预算和资助的规划性、强化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以积极和前瞻的方式带动社会团体和其下设的社会服务机构以至全社会,制定特区的社会服务规划,推动服务机构的企业化,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高公民的社会参与度,积极累积社会资本,建构特区的社会政策与服务传输网络,提升整体的服务传输能力,进而促进社会的整合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