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作为流动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关系着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使得农村通往城市的“大门”也为之打开。这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农民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社会流动开始由少数农民的个别行动逐渐发展成为大多数农民的常态选择。就农民个体而言,他们的城市流动行为主要取决于流动意愿,而该意愿的产生与诸多因素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就主观方面而言,个体的价值观及社会认同是重要的影响分子,作为价值观大家庭当中重要成员的幸福观,也指引着人们的具体实践行为。社会认同作为一种群体观念,是人们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在农民的城市流动意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农民幸福观、社会认同、城市流动意愿的现状,探究农民幸福观、社会认同与城市流动意愿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政府制定、完善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城市流动人口适应城市发展的政策等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建议。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日常生活理论指导思想下,本研究拟通过对XX村555名农民开展幸福观、社会认同与城市流动意愿实证调查,探讨农民幸福观、社会认同与城市流动意愿的现状以及深入追寻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有以下发现:(1)在幸福观方面。首先,幸福观内容成分包含5个方面,分别是享受-娱乐,追求-奋斗,家庭-美满,人际-和谐,生活-富裕,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家庭-美满受到重视程度最高,享受-娱乐受到重视程度最低;在幸福价值主体方面,农民明显重视家庭和个人,其次是国家、组织(村集体)、全世界;在幸福获取途径方面,选择创造与享受应统一。其次,幸福观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女性比男性更重视享受-娱乐、追求-奋斗、家庭-美满、人际-和谐;学历越低的农民越不重视享受-娱乐,而年轻的农民反之;身体状况非常好的农民更重视享受-娱乐、追求-奋斗、家庭-美满和人际-和谐;有孩子的农民更重视追求-奋斗、家庭-美满、人际-和谐、生活-富裕;已婚的农民更重视家庭-美满、人际-和谐、生活-富裕;非独生子女的农民更重视追求-奋斗、家庭-美满、人际-和谐。最后,城市经历影响农民的幸福观,有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民更重视追求-奋斗。(2)在社会认同方面。首先,农民的社会认同发生了变化,群体情感归属意识最高。其次,社会认同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女性更为自己的农民身份而自豪;年龄越大的农民越倾向于将自己命运和其他农村人的联系在一起;学历越低的、有孩子的、非独生子女的、已婚的农民均越愿意参加农村的机构与活动;身体状况比较好及以上的农民更喜欢与农村人来往。最后,城市经历会增加农民的社会认同,有城市工作、生活经历的农民更愿意告诉别人我来自农村。(3)在城市流动意愿方面。首先,农民城市流动意愿出现内部结构分化,永久性迁移意愿与暂时性迁移意愿不一致。具体来说,农民倾向于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但是更愿意在农村养老。其次,农民城市流动意愿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去城市工作;身体状况不好、一般的农民比身体状况好的农民更倾向于在城市养老;50岁以下的和没有孩子的农民更倾向于去城市工作。越贫穷的农民越不愿意去城市生活。最后,城市经历影响农民的城市流动意愿,有城市工作经历的农民更倾向于在农村养老。(4)在幸福观、社会认同与城市流动意愿的关系方面。首先,追求-奋斗、家庭-美满、人际-和谐对社会认同有正向预测作用,追求-奋斗对城市养老意愿有负向预测作用。其次,社会认同负向预测城市流动意愿。最后,社会认同在幸福观和城市流动意愿之间中介作用显著。具体来说,社会认同在追求-奋斗与城市生活、工作意愿之间充当完全中介,城市养老意愿之间充当部分中介;在家庭-美满、人际-和谐成分与城市流动(生活、工作、养老)意愿之间充当完全中介。本研究有以下基本结论:(1)传统文化中家庭本位的思想仍然影响着当代中国农民的幸福观。(2)农民更愿意去城市工作和生活,而留在农村养老。(3)幸福观影响社会认同与城市流动意愿,且社会认同中介效应显著。(4)城市经历会增强农民对追求-奋斗的重视,提升社会认同,削弱城市流动养老意愿,具有“围城”效应。综合本文研究发现及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关注家庭发展需要,切实增进家庭和谐幸福。(2)加强幸福观教育,引导奋斗幸福的价值追求。(3)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均衡发展,提升社会认同。(4)注重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