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出美国经济金融化及消费拉动战略的缺陷,美国政府试图将经济拉回到实体经济发展轨道,逆向选择现有国际分工,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随着中国资源要素禀赋的收窄,房地产价格的攀升,环境的恶化,人口红利也不断压缩,传统制造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消褪,而现今中国又积累了丰厚的知识、技术及财富,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中美两国均将制造业发展目标放在高端制造产业方面,在全球市场规模、原材料市场、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一定的前提下,两国制造业长期以来的互补性关系将转变。本论文以拓展的比较优势和制造业产业转移为依据,通过对改革开放至美国“再工业”期间中美对外贸易数据、中美制造业数据及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数据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中美制造业长期的互补性关系的形成及原因。通过对历年的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变化、历年美国制造业相关指标、历年中美高科技出口占制成品出口的比重及2010年中美双边贸易主要商品构成比较,指出“再工业化”以后,中美长期的互补性关系正在逐步转变。基于上述结论,选取中美制造业出口结构相似度指标,运用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方法,通过实证界定了中美制造业竞争性趋势。此外,基于产业竞争优势理论,从中美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出口地位、原材料需求及制造业产品供给等角度,进一步证实两国制造业竞争性趋势的形成。本文认为随着中美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美国制造业重振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行,两国制造业竞争趋势会逐步深化,但互补性也仍会作为一种形态存在。同时,指出虽然中美制造业处于竞争性趋势,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与美国关系的对立,而是应该扩大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中国应基于中美制造业的竞争力分析,从制造业发展方向、科技创新、人力储备及原材料等方面,构建竞争性趋势下中国制造业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