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教科书是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核心教育资源,集中体现了国家人才培养的要求。要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必须加强教科书制度建设。教科书制度是国家关于教科书的方针、政策以及相关管理机构和运行规则的总称,包括立项、编写、审定、出版、选用、发行、使用等一系列规制。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正在面临新的重大变革,旧的教科书制度已被全面突破,新的教科书制度建设还处在不断的探索创新过程中,制度化设计的任务相当繁重。从教科书理论研究的层面上看,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主要是教科书编写和使用中的教育规律,出版发行工作者关注更多的是教科书出版发行中的经济规律,解决二者衔接需要体制机制创新。我国教科书制度变革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研究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具有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从构建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基本理论出发,总结了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分析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制度改进的政策性建议。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就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方法等展开讨论;第二部分着力探讨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论;第三部分对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基本规制进行梳理和全面总结;第四部分主要是对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第五部分着重阐述对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对教科书概念及其属性的新解释。本文所指的中小学教科书就是供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高中学校师生使用的课本及与之配套的基础性教辅资源。基础性教辅资源进入教科书的范畴是现代教育的产物,它是课本的衍生品,两者配套使用。目前混乱的根源就在于基础性教辅资源没有与课本形成相关联的整体,统一纳入国家规范管理和统一供应的范畴。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与课本配套的基础性的教辅资源指的是中小学课堂练习册和寒暑假作业。教科书具有双重属性:公益性与商品性。公益性是指教科书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因此国家对教科书生产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都有限制性措施和鼓励性措施;商品性是指教科书具有商品特性,但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此教科书不能象其他商品那样进入充分竞争的市场。这也是研究教科书制度必须有教育理论的维度,也必须有经济理论的维度。两者的衔接也是本研究的一个特色。二是对教科书制度制度设计的一些关键环节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在立项制度方面,提出了成立国家中小学教科书发展中心作为常设的管理机构,把基础性的配套教辅资源纳入教科书立项范畴。在审定制度方面,提出了评审专家委员会应成为独立的第三方中介机构,评审委员应从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建立教科书质量追踪评价系统;建立退一进一机制,实行末尾淘汰。在出版制度方面,支持业已形成的主流教科书出版集群,建立公益性的专业教科书出版机构,并授予教科书出版专有权。在选用制度方面,建立国家级和省级中小学教科书选用指导委员会,建立省市两级教科书选用委员会,使教科书选用标准制定权和选用权相分离,建立国家和省级教科书准入制度,切断选用主体与经济利益体的直接关联。在发行制度方面,实行统一的国家中小学教科书专卖制度,授予文化体制改革中形成的区域性大型出版传媒集团教科书专营权,利用集团的优势来保障国家的最低成本和学生的最大利益。在供应制度方面,把基础性配套教辅资源即课堂作业和寒暑假作业纳入国家无偿供应体系。提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科书法》的理论依据及内容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