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新中国历史上牵涉范围广、涉及人群多、影响意义深远的一次政府组织的社会历史活动。这场运动产生了约1700多万知识青年,改变着几代人的人生轨迹和中国的政治生态。因此,客观全面的认识知青运动这段历史蕴含的政治学意义对于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论文旨在通过分析知青运动这一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并运用知青历史叙事这种主要研究形式,借助社会学领域的集体记忆理论而衍生的政治记忆理论为分析视角,聚焦于探究知青运动这一历史事件所蕴含的政治记忆及其深远的政治影响力,并着重反思这一历史事件的权力要素、制度要素和文化要素,填补知青研究在政治学领域的空缺。文章的逻辑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对本文的选题依据、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章着重探讨了集体记忆和政治记忆的基本理论问题。本章首先分析了集体记忆的三个特征,它是一种当下社会的建构、一种社会的认同力量、一种社会传承的实践活动;又阐述了社会学代表性人物哈布瓦赫和康纳顿对集体记忆或社会记忆的解读。接着引出了政治记忆的含义和共时性、历时性和社会形态性的三个特征,并论述了历史事件与政治记忆的关系,得出政治记忆可以成为理论分析依据的结论。第三章分析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叙事。本章主要从知青上山下乡的缘起、有计划的展开、“文革”时期、落幕这四个阶段对知青运动进行历史叙事解读,并简明扼要的分析了其蕴含的政治学话语。第四章侧重探讨了知青上山下乡历史事件的政治意蕴。本章主要从政治合法性话语、公共政策话语和“接班人”话语进行分析,上山下乡运动这一历史事件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产生丰富的政治话语。第五章是对知青上山运动的再反思。本章主要从历史事件蕴含的体制化和人格化权力要素,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制度要素,及传统文化和现代政治文化的文化要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历史事件不仅记录着过去,也建构着当代政治生态,影响着未来政治走向。通过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微观层面上,上山下乡这一特定历史事件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制度安排性,其塑造着政治合法性、公共政策、“接班人”等政治记忆;上山下乡历史运动尤其受到领导人人格化权力结构、非正式制度的影响,这与当时的宏观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政治文化作为政治环境中的潜在因子,对作为历史事件主体的知识青年们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或思考。宏观层面上,历史事件影响并塑造着政治记忆,政治记忆具有共时性、历时性和特定形态性特征;宏观社会政治环境对特定历史事件具有深刻影响,使得历史叙事中总是蕴含着丰富的政治话语;权力、制度和文化等要素的反思对于深入解读历史事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