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委托-代理表现为: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分离(变成了委托人和代理人),造成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开。同时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事前的不对称引发了逆向选择,而事后不对称则引发了道德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的委托人面临怎样监督和激励企业的代理人的委托-代理问题,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支出即代理成本。另外企业是团队活动,由于很难确定每个人各自的贡献,就会产生“偷懒问题”。而在国有商业银行中,所有权属全体人民,但是没有一个具体的个人或法人可以行使所有者的权力,也无法承担任何的损失责任,所以出现了“所有者缺位”现象;同时,代理人能够借助信息优势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牺牲委托人利益,而且这种目标的异化很难为委托人知晓,这就是形成了“内部人控制”。而国有商业银行多重委托代理,过长的委托-代理链条,使得对代理人的约束形同虚设。为了促使代理人的目标趋同与委托人的目标,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也保障代理人自身的利益,建立合适的激励约束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短期激励、长期激励相结合,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一起抓;在约束上则包括法律约束、制度约束等。我们已经加入了WTO,面临着日益增大的竞争压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任重而道远,在当前不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中,如何处理好委托-代理关系,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本文首先重新归纳了对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一些看法,介绍了委托-代理的特征、主客体和内容、三种类型和降低代理成本的三种途径;接着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作用,使我们能够了解国有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上到底处于何种地位,从中我们可以找到所谓的“委托人缺失”的原因;其次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产生了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委托代理问题;进而分析了政府与行长、上级行长与下级行长、行长与企业经理、存款人与行长这四种交易,使我们从交易过程中更加深刻了解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缺位和经营目标异化、内部人控制、道德风险、过长的代理链条、“棘轮效应”和成本外溢等,随后简单的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些看法;随后建立了一个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