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MIM 181500)是一种严重的多发于青壮年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常表现为情感、行为和思维异常,患者的精神活动常与环境不相协调。流病调查显示其世界范围内终生患病率高达3.8‰-8.4‰,占15-44岁人群疾病负担的2.6﹪,是世界上致残的第四大因素。遗传因素被认为是致病的首要因素,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度大约为80﹪,在发病风险方面,患者的一级亲属要比普通人高5到10倍。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机制相当复杂,通过采用遗传关联和连锁分析的方法,目前已有多个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候选基因和染色体区域被报道。MTHFR(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在单碳循环发挥重要作用,为脱氧核苷酸碱基提供前体,另外还参与膜脂及DNA的甲基化。MTHFR主要包含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别是C677T(rs1801133)与A1298C(rs1801131),都可导致酶活性的改变及影响高半胱氨酸的浓度。C677T使得丙氨酸转变为缬氨酸,A1298C引起谷氨酸转变为丙氨酸,两者都会引起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的活性下降,尤其是C677T多态性引起的变化更为明显。人体和动物实验均表明叶酸减少与高半胱氨酸的增多都可对神经系统产生有害作用。目的目的研究MTHFR基因的两个多态性位点C677T和A1298C与精神分裂症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方法选择了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2005年至2010年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父母103家(核心家系),其中患儿与父母的3口之家88家,患儿与父亲两口之家4家,患儿与母亲的两口之家15家。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55例,男女比例1:1.14,年龄(7-27)岁,平均年龄(17±3),平均发病年龄(16±3)岁。研究对象为山东半岛汉族。诊断采用ICD-10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采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RM)对样本的C677T与A1298C多态性位点进行SNP分型。通过传递不平衡分析(TDT)和log线性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果结果TDT分析显示MTHFR C677T与A1298C多态性位点在杂合型的亲代向患者传递中呈随机传递(C677T位点P=0.753,A1298C位点P=0.492)。Log线性模型分析显示患者母亲MTHFR C677T与A1298C多态性位点无论是单个位点(C677T P=0.415,A1298C P=0.846)还是其两者构成的单倍型(P=0.607)均未显示特定亲代配型的聚集。结论结论家系研究不支持MTHFR的C677T与A1298C多态性位点的传递影响子代精神分裂症的患病风险,也未显示母亲的基因型会影响其孩子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