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稻草纤维保温混凝土高温下的性能研究

来源 :北方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s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使稻草纤维在建筑保温方面能够发挥更大作用,本文针对其易燃性及其保温混凝土在高温下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使用有聚磷酸铵(APP)、氢氧化镁(MH)、氢氧化铝(ATH)三种阻燃改性剂对稻草纤维进行喷涂改性,所采用改性方案,包括单一阻燃剂改性、两种阻燃剂复合改性、三种阻燃剂(APP:MH:ATH=1:1:1、1:0.8:0.2、1:0.7:0.3、1:0.6:0.4、1:0.5:0.5)复合改性。并利用了热重分析、锥形量热、氧指数、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先进测试技术获得热重曲线、氧指数、热释放速率、有效燃烧热等指标,分析了阻燃改性纤维的热稳定性、阻燃性、微观结构,阐明了不同阻燃改性方法对高温下稻草纤维性能的影响。然后,制备改性稻草纤维保温混凝土,利用箱式电阻炉、电子万能试验机、导热系数测定仪等设备测试保温混凝土高温下的宏观物理力学性能与热工性能,并结合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微观性能测试,分析了改性稻草纤维对保温混凝土高温下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对改性稻草纤维进行高温下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及两种以上阻燃剂复配效果明显好于单一阻燃剂改性,且改性效果最好的复配比例为APP:MH:ATH=1:0.7:0.3,其次是APP:MH:ATH=1:0.6:0.4。本文所使用的阻燃改性方法对稻草纤维的改性机理以物理覆盖为主,化学变性为辅。改性剂在受热过程中先于稻草纤维热解,释放的不可燃气体和残留物覆盖于纤维表面,延缓纤维热解。同时,阻燃改性剂中部分离子与稻草纤维表面暴露的部分基团之间形成化合键,降低纤维表面成分的热解活性,以提高热稳定性。对改性稻草纤维保温混凝土进行高温下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分析质量损失、抗压抗折强度、导热系数等性能指标,使用掺配比例为APP:MH:ATH=1:0.6:0.4进行改性的稻草纤维保温混凝土综合性能最佳,其次是APP:MH:ATH=1:0.7:0.3。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虽然单一使用APP对稻草纤维进行改性能够提高纤维稳定性,但是该方法对稻草纤维保温混凝土的水化硬化有不利影响,使得保温混凝土在常温与高温下的物理力学性能表现不佳。随着MH、ATH同APP的复配,混凝土高温下的水化硬化情况得到改善,当复配比例为APP:MH:ATH=1:0.6:0.4时,水化物密实情况最好。综上所述,在稻草纤维阻燃改性方法中多种阻燃剂复配对稻草纤维及其保温混凝土的影响效果较单一阻燃剂的影响效果好。同时在研究多种阻燃剂复配改性方法时,存在最佳的复配比例。针对综合应用在混凝土中的稻草纤维阻燃改性最佳复配比例为APP:MH:ATH=1:0.6:0.4。
其他文献
换热器作为流体传输和热量传递的设备,在工业生产中比较普及且占据较高比重。换热性能和使用寿命是直接影响换热使用效率和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弹性管束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
大气CO2浓度升高导致的海洋酸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海洋环境问题,海水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不是孤立发生的,它与其它海洋环境问题(如重金属污染和海洋富营养化)是互存的,
光伏发电技术(PV)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其性能可靠易于商用,目前有发电低成本和规模化推广的趋势,所以发展较快。尽管目前PV发电量占全球发电量的0.1%,但国际能源署(I
理科性别刻板印象指人们普遍所持有的,对理科与某一性别(通常指男性)的刻板印象联系。相比于男性,女性无论是在理科学业领域,还是在理科职业领域上的占比都较少。究其原因,除
第一部分小鼠血管内膜增生模型的的构建目的:构建小鼠血管内膜增生模型,探讨其引起内膜增生和管腔狭窄的相关机制。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的方法[1],使用硅胶管嵌套小鼠单侧股动
近年来,国内外桥梁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分析桥梁事故原因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桥梁事故分析往往集中在桥梁结构力学性能的有限元模拟上,缺少
随着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的蓬勃发展,动力推进装置的开发与研究是提高船舶水动力性能的关键配套设备。摆线推进器与普通的螺旋桨相比,叶片水力剖面积大,能量损失小,操纵性
铊(Thallium,Tl)元素具有剧毒性并在地壳中分散分布。近年来人为活动造成的Tl污染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生态问题,然而关于自然土壤中Tl的异常富集的研究报道较少。前期调研发现碳酸
目前锂离子电池已成为现阶段二次电池中的主流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等便携电子设备中,并推动着新能源汽车和大规模储能等领域的产业升级与变革。然而正极材料正逐
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一种新型复合墙板—装配式金属消能减震复合墙板(MDW),对其力学模型及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与框架结构结合,形成框架-减震墙板结构体系。为了进一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