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铀配合物的反应性及铀-过渡金属多重键的构筑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y_su26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锕系元素的成键和反应性研究对未来核能的发展、核废料的循环利用及理解f区元素的成键本质至关重要。贫铀(238U)是一种稳定的锕系金属核素。因此,化学家常以金属铀配合物为模型,来探究锕系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进入21世纪以来,金属有机铀化学实现了快速发展,一系列铀化合物在催化、小分子活化、单分子磁体等方面展现出独特性能。众所周知,配体对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至关重要。人们发现基于不同配体的金属铀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和反应性。基于此,本论文采用本课题组发展的新型三臂N-P配体,构筑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金属铀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反应性。首先,成功分离得到三臂N-P配体稳定的三价铀二聚体,其可在常温、常压下,实现对氮气和氧气的完全裂解;其次,通过不同碱金属对三臂N-P配体稳定的铀-叠氮配合物的还原,得到一系列结构新颖的铀-氮配合物;最后,通过三臂N-P配体稳定的铀-氯配合物与过渡金属卤化物(Fe Cl2与Co Cl2)反应,经石墨钾还原,成功分离得到多例含铀-铁、铀-钴多重键物种。各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结合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简要介绍:1)低价铀物种的合成及其对小分子(如:N2、O2、CO2、CO与H2)活化的研究进展;2)不同价态铀-氮化物的合成及反应性研究进展,着重介绍铀-叠氮配合物的裂解过程及形成产物的类型;3)铀-金属键的构筑及反应性研究进展,主要阐述铀-金属键化学的发展及当前铀-金属键的种类、构筑策略等。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设想和内容。第二章主要研究铀(III)-磷(III)协同裂解氮气和氧气。氩气氛下,通过石墨钾还原铀(IV)-氯配合物[N[CH2CH2NHPiPr2]3UCl]及TMEDA的稳定化作用,成功分离得到铀(III)二聚体[{N(CH2CH2NHPiPr2)3U}2(TMEDA)]。该配合物可通过U(III)和配体中P(III)的协同作用,实现常温、常压下氮气的6电子还原。还原产物与不同当量水反应,可转化为含氮有机物或氨。该过程得到15N2同位素标记实验的证实。该U(III)-P(III)协同作用还可实现两分子氧气的8电子还原。上述配合物得到单晶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波谱、固态磁距、元素分析等表征。此外,通过实验与密度泛函(DFT)理论计算相结合,详尽研究了U(III)-P(III)协同活化N2和O2的机理。第三章主要研究铀-叠氮化合物的裂解。通过[N(CH2CH2NHPiPr2)3UCl]与Na N3的盐消除反应,合成相应的铀-叠氮配合物,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铀-叠氮配合物是由2个叠氮基桥连的二聚体[{N[CH2CH2NHPiPr2]3UN3}2]。其在加热或紫外光照的条件下,得到了第二章中U(III)-P(III)协同活化氮气的产物。当采用不同的碱金属还原铀-叠氮配合物时,可得到不同类型和不同价态的铀-氮化物。该系列化合物得到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和磁性等表征。第四章主要研究铀-铁与铀-钴多重键的构筑。通过铀-氯配合物[N(CH2CH2NHPiPr2)3UCl]分别与Fe Cl2和Co Cl2反应,随后经四当量石墨钾还原,可分别得到含铀-铁三键[{N(CH2CH2NHPiPr2)3U(μ-Cl)Fe}2]和铀-钴三键[{N(CH2CH2NHPiPr2)3U(μ-Cl)Co}2]的配合物,其中铀-铁与铀-钴的键长分别为2.0873(8)和1.9613(16)(?)。[{N(CH2CH2NHPiPr2)3U(μ-Cl)Fe}2]可进一步被两当量石墨钾还原,得到铀-铁三键配合物[{N(CH2CH2NHPiPr2)3UFe}2]。通过磁性、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等对上述配合物进行表征,并结合DFT理论计算,分析该系列配合物中铀-过渡金属三键的组成及电子结构。第五章对本论文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后续工作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中–上侏罗统的燕辽特异埋藏化石库产出了数量众多、保存精美的水生和陆生生物化石,包括多种植物、昆虫、鱼、蝾螈、蜥蜴、鳄型类、恐龙、翼龙以及哺乳形动物等。这些化石发现大多具有重要的演化意义,揭示了许多支系的演化早期类型或演化过程中的关键转折。尽管燕辽生物群的古生物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这一化石宝库形成的古环境和化石特异埋藏机制迄今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工作。同时,燕辽生物群目前不断有许多新化石材料产出
悬浮在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会影响能见度,改变地球辐射从而影响气候变化,还会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危害。PM2.5的性质与它的化学成分息息相关。不同区域PM2.5化学成分有较大的差异且来源复杂,研究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长三角城市群区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排放源及传输特征复杂,且相对湿度较高,气溶胶具有载荷高、理化性质季节差异大等特点。本研究以长三角西部地区南京大学地
哺乳动物的大脑皮层发育受到众多机制的调控,在其中信号通路蛋白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关于调控蛋白质磷酸化的蛋白激酶,其在大脑皮层发育中的作用近来已经收获了广泛关注,很多蛋白激酶都被证实在大脑皮层发育中有着重要作用。而与此相对的,调控蛋白质去磷酸化的蛋白磷酸酶,其在大脑皮层中的作用则一直并不明确。其实,与蛋白激酶相比,蛋白磷酸酶底物更加广泛,其在细胞活动中的作用也更加多样,而很多细胞活
有机室温磷光(organic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RTP)与有机长余辉(organic long persistent luminescence,OLPL)材料在信息加密防伪、生物成像、白光照明、水氧传感、有机电致余辉器件和圆偏振发光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对有机磷光材料或者有机长余辉材料的研究重点在于提高磷光量子产率的同时提高磷光寿命。在过去的几十年
目的:(1)系统地分析缺血性脑卒中(IS)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特异血清microRNAs(miRNAs)的表达特征;探讨IS和TIA患者特异血清miRNAs的临床应用价值;(2)证实miR-23b-3p和miR-29b-3p与预测靶基因之间的靶向关系,探讨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参与的分子调控网络和具体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混合血清样本Taq Man低密度芯片初筛以及单个血清样本的实
作为一种新型的超宽禁带半导体,β-Ga2O3具有超宽带隙(~4.9 e V)、高击穿电场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势,在光电材料和功率器件方面得到了广泛研究。其中,纳米结构的β-Ga2O3材料同时具有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优势和纳米材料的特征,并且能够表现出薄膜结构所不具备的新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在气敏传感器、紫外探测器、微型光电子器件和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虽然目前关于β-G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絮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来看,疾病通常是由于蛋白质质和量的改变导致的细胞功能絮乱,最终引起的人体某个或某些器官的异常工作。在分子生物学中,与疾病相关的生物表征、关联性问题等研究在疾病分析、诊断和疾病治疗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方法能够得到较为准确且置信度高的实验结果,但实验成本高、效率较低且无法验证所有可能的样本。而基于计
背景:T细胞过度活化和克隆扩增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进程中常见的免疫失衡现象,在自身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度活化T细胞衰老可能是SLE发病进程中抑制免疫反应的一个重要机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治疗SLE取得较好疗效,但其对T细胞衰老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hUC-MSCs在治疗SLE中对CD4+T细胞衰老的具体作用,深入探讨hUC-MSCs对C
在特定的有机半导体中,单线激发态的能量大约是三线激发态的两倍,单个单线态激子可以转换成一对三线态激子,也即单线态裂分过程。单线态裂分实现了光电转换量子效率的倍增,原则上能将单节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能量效率的理论极限从33%提高到45%。单线态裂分已被成功引入原型器件结构中实现了特定波段光电转换的效率提升。为进一步实现实用化,设计和合成合适的单线态裂分材料,我们亟需理解单线态裂分的物理机制。一般认为
新文化史学是批判与质疑新史学而产生的史学潮流,它注重文化的解读与阐释。新文化史学的研究理路为教育史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并提供了诸多启示。教育史学研究的转向路径为:研究对象下移到普通民众;研究领域拓展得更为广域丰富;研究方法注重跨学科采借;表达方式转为生动形象的叙事;史料来源变为多元化搜集。这些路径转向也是教育史研究摆脱自身困境的应对之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