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岷江上游是我国山地环境脆弱区,也是板块内构造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2008年汶川强震之后,强降雨作用下的泥石流灾害变得极为发育,分别于2008年9月,2010年8月,2013年7月暴发泥石流,损失惨重。在形成泥石流的三大基本条件中,土地利用方式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一种自然选择,它并不直接导致泥石流灾害发生,而是间接地影响着松散堆积物质进入沟道的速度。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交叉学科,在研究区工程地质背景、人类土地利用活动特征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方式影响泥石流灾害的规律进行探索研究,本文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和结论如下:(1)在前人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2005年(TM),2009年(TM),2013年(OLI)多波段遥感影像图作为研究基础数据。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将岷江上游划分为:耕地、裸地、林(草)地、水域、城乡建筑用地、冰川6个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结果评价良好。(2)将数据进一步整理、筛选、矢量化,圈定出泥石流流域界线,泥石流沟道淹没界线,并形成矢量面文件,统计到岷江上游泥石流数目为241条,其中,汶川县30条,茂县60条,理县33条,黑水县44条,松潘县73条,都江堰虹口乡1条(不包括茂县4个乡及松潘县3个乡)。(3)在研究区内,选取理县哈尔木沟,黑水县色尔古沟,汶川县七盘沟作为典型泥石流沟,将泥石流松散物质堆积体简化为面数据,以物源面积替代泥石流物源体积。在Arc GIS10.1中,将物源面栅格数据、不同期次的土地利用类型栅格数据、坡度、DEM等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获得不同年份,不同因子条件下泥石流物源面的分布情况。分析可知,在靠近断裂带的泥石流沟内,地震能量巨大,泥石流沟道两侧斜坡表面的破坏程度已经不受地表土地利用方式差异的影响,只要利于崩滑地质灾害发育,林(草)地、耕地、裸地、城乡建筑用地、冰川等类型的土地均可为泥石流提供物质来源。而在远离断裂带的泥石流沟内,地震能量不至完全占据主导,耕地、林(草)地、裸地、城乡建筑用地在不同沟道内,促进泥石流灾害形成的程度不一。(4)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敏感性计算模型,可得不同坡度、不同岩性条件下土地利用类型对泥石流灾害敏感性值。计算可知,25°~45°坡度范围内,随坡度增加,林(草)地、裸地、城乡建筑用地的敏感性值快速增加,并达到最大值;在不同岩组条件下,第四系(Q)、志留系(S)、泥盆系(D)地层地区的耕地、城乡建筑用地地区泥石流敏感性值较高。(5)在以面状数据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泥石流灾害活跃强度的定量分析方法,本文将物源面转化为该面要素的形心点,计算不同年份,同一个物源形心点距沟道的距离,通过距离D的统计分析可得,哈尔木沟、色尔古沟、七盘沟2005、2009、2013年泥石流物源形心的变化趋势,总体上,地震前2005年的物源形心距离沟道较远,2009、2013年泥石流物源形心距离沟道较近,泥石流在地震之后,活跃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