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影响稻曲病发生的相关因子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稻曲病发生的主导因子是水稻破口期前后的雨水天气、穗期N肥的使用量,水稻破口前后阴雨天气多,穗期偏施N肥会加重稻曲病的发生。同一地区、同一地形的不同水稻品种间的发病差异性较大,其中抗性较强的品种,稻曲病发生轻。 测定了稻曲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曲病所造成的产量损失有一定差异,随着稻穗的病粒数的增多,空秕粒相应增多,粒重下降,单穗的产量损失增大;田间的病穗率越高,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越大。但不同水稻品种(系),产量损失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提出了按稻曲病单穗产量损失的大小进行分级,制定了在武运粳8号(9516)上的分级标准。稻曲病不同病粒数所造成的单穗产量损失,以10%为分级指标,把病粒数1、2~4、5~6、7~8、9粒以上划为五个病级(X)。 提出了稻曲病对产量影响的方程公式。经统计分析,水稻的单穗损失率(Y)与病级数(X)呈正相关,可用Y=-0.314+9.97X来计算病穗平均产量损失,决定系数R~2=0.9956。大田产量损失=病穗率×病穗平均产量损失。 筛选出两种防治稻曲病的高效药剂,完善了相应的配套防治技术,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经过对9种杀菌剂防治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比较,筛选出了防效高、毒性低、较为理想的井冈霉素和眯鲜胺两种药剂,通过不同用药时间的防效试验比较,提出了在水稻破口前7-10d,即稻曲病孢子的侵入高峰期用药防治,可发挥药剂的最佳防治效果。每667m~2用5%井冈霉素300ml或25%咪鲜胺60ml,于水稻破口前7-10d施用,对稻曲病的防效达80%左右。 筛选出一个防治稻曲病药剂新配方。依据室内多种药剂对稻曲病菌丝生长的抑菌活性及室外大田不同时期的药效试验结果,筛选复配了稻曲清这一防效较高的药剂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