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探讨多环芳烃内暴露与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剂量-反应关系,估算多环芳烃尿代谢物的基准剂量。2.探讨miRNAs基因多态性对多环芳烃暴露人群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招募河南某焦化厂工作1年以上的544名多环芳烃暴露工人作为暴露组;招募无职业性多环芳烃暴露和其他毒物暴露且体检健康的238名人群作为对照组。经知情同意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外周血、晨尿、班末尿生物标本采集。2.研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对研究对象的多环芳烃尿羟基代谢物1-羟基芘、1-羟基萘、2-羟基萘和3-羟基菲的浓度进行检测;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miRNAs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研究对象外周血白细胞的线粒体DNA拷贝数(mtDNAcn)进行测定。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SPSS Inc.,芝加哥,IL,USA)。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连续人口学数据的差异。采用χ2检验分析定性数据组之间的差异和趋势。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暴露组、对照组和各亚组间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数据的差异。适当的调整协变量后,采用协方差分析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工龄和miRNAs基因多态对mtDNAcn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mtDNAcn的影响因素。采用美国环保局BMDS 2.7.0.4软件分析多环芳烃尿代谢物的基准剂量。结果1.多环芳烃暴露组人群外周血白细胞的mtDNAcn(0.60±0.29)显著低于对照组人群(1.03±0.31),(t=18.931,P<0.001)。1-羟基芘、1-羟基萘、2-羟基萘和3-羟基菲在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Z=19.802,P<0.001;Z=17.171,P<0.001;Z=12.389,P<0.001;Z=15.972,P<0.001)。2.1-羟基芘、3-羟基菲与线粒体DNA损伤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P<0.001)。1-羟基芘在总人群、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的基准剂量下限值分别为0.045、0.004和0.058 pg/μg肌酐。3-羟基菲在总人群、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的基准剂量下限值分别为5.142、6.099和2.807 pg/μg肌酐。3.暴露组中miR-210 rs11246190位点的AA+AG基因型个体的mtDNAcn显著低于GG基因型个体(P<0.001)。对照组中miR-210 rs7395206位点CC基因型个体的mtDNAcn显著低于CT+TT基因型个体(P=0.028)。暴露组中miR-126 rs2297538位点的GG基因型个体的mtDNAcn显著低于AG+AA基因型个体(P=0.036)。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mtDNAcn降低的影响因素包括:PAHs-暴露、男性和miR-210rs11246190位点携带AA或AG基因型。结论1.PAHs尿代谢物1-羟基芘和3-羟基菲与外周血白细胞mtDNA损伤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本研究初步探索的1-羟基芘和3-羟基菲的基准剂量置信下限值可为国家制定职业接触生物限值提供参考。2.PAHs-暴露、性别和miR-210 rs11246190位点多态性与多环芳烃暴露人群mtDNAcn 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