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主要对角膜塑形镜引起的角膜形态学变化以及角膜塑形镜配戴后眼轴与周边相对屈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方法:纳入五十五名年龄在8~12岁的符合角膜塑形镜配戴标准的青少年。实验期间观察眼轴改变和角膜地形图的改变。由于特殊的镜片设计,配戴后的角膜地形图可以分为中央光学区与旁中央反转弧区。光学区大小被定义为从角膜顶点到角膜地形图曲率前后变化为0的点,反转弧的定义为从光学区的边缘到下一个前后角膜曲率值为0的点,也就是两个前后角膜曲率差值为0的点之间的环状为反转弧区。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中央光学区与旁中央反转弧区的角膜曲率、角膜厚度、角膜光密度改变进行对比。轴向的角膜曲率被分为间隔10度的36个部分。周边相对屈光力为中央区与周边区屈光力的差值,最大周边屈光力为每个部分的最大值。36个部分的周边相对屈光力拟合为一个公式PRP= mean*(1+f1Amp*sin(x+phase1)+ f2Amp*sin(2x+phase2)).公式中有三个参数M,f1和f2。M代表了基础等效球镜度。参数f1代表了与镜片偏心相关的角膜不对称性。参数f2表示了角膜散光。多因素1ogistics回归分析与眼轴增长相关的参数。结果:角膜塑形镜配戴后角膜曲率、中央区角膜厚度以及镜片偏心均在一周内达到稳定(P<0.05)。代表角膜透明程度的角膜光密度在角膜塑形镜配戴前后无明显变化。在一年的时间内,眼轴的平均值由配戴前的24.81mm增长为25.00mm。眼轴的增长分布不是很均匀,45名受试者眼轴增长小于0.30mm(成功组),10名受试者眼轴增长大于0.30mm(失败组)。参数M在成功组与未成功组之前并没有显著的差异(3.37 vs.2.91D,p = 0.06),但是参数f1与f2在成功组与失败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f1 为 1.17 和 0.64D,p = 0.02;f2 为 0.85 和 0.35D,p=0.03),成功组的f1与f2较大。周边相对离焦量的幅度变化与眼轴的控制效果密切相关,周边相对屈光力的振幅变化较大的受试者眼轴控制效果较好。讨论: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形态学的改变为一个短期的效果,角膜形态学改变大多在一周内达到稳定。成功的眼轴控制与角膜周边区域360度内周边相对屈光力的幅度变化密切相关。较为平坦的周边相对屈光力变化与眼轴的快速增长相关,而不平整的反转弧区域增加了角膜塑形镜有效控制眼轴增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