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近20年来,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上升迅速且患者年龄呈年青化趋势,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的最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从新的视角研究影响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已成为乳腺癌病因探索和防治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已有研究表明雌、孕激素及其相关因素与乳腺癌关系密切,雌激素受体(ER,estrogen receptor)、孕激素受体(PR,progestin receptor)基因多态可能是雌、孕激素导致乳腺癌致癌链中的重要因素。[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雌、孕激素受体基因多态(ER codon325、PR+331G/A)是否提高中国女性人群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并深入研究两个基因位点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基因-基因和基因-环境的联合作用,以期为乳腺癌的病因学研究和高危人群的筛查累积资料。[研究方法]本研究病例为2005年1月1日到2006年7月1日期间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房科和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新发病例,年龄25~70岁。对照为按年龄频数匹配的常州市和苏州市参加妇女病体检未患肿瘤的女性。采用结构式调查表调查研究对象的年龄、月经史、生育史、家族遗传史、生活习惯和饮食史等流行病学资料,同时收集3ml静脉血。本研究获得有效样本量420例(病例206例、对照为214例)。用荧光定量PCR检测ER codon325、PR+331G/A的基因型。质控措施包括10%实验样本的重复实验、10个典型样本的测序、资料的双遍录入和校对等。用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OR及95%CI估计研究因素与乳腺癌的联系强度。采用的主要统计方法为卡方检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及Rothman危险因素联合作用相加效应检验。采用的统计分析软件为SAS8.1(SAS Institute,Cary,NC USA)。[结果]本研究发现月经初潮年龄早、第一次性生活年龄早、口服避孕药服用史、乳腺癌家族史、良性乳腺疾病家族史、良性乳腺疾病史、被动吸烟史、饮酒史、接触农药史、猪肉及腌制品年摄入量高可能是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保护因素有饮茶年数长、青春期及近1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鲜奶、新鲜豆类和水果年摄入量高。没有发现性激素类药物服用史、止乳针剂或药物使用史、身高、体重、BMI等与乳腺癌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ER codon325多态位点CC、CG和GG三种基因型在女性一般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5.23%、53.27%、21.50%,PR+331G/A多态位点GA和GG基因型在女性一般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92.99%、7.01%。单个基因位点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发现:ER codon325多态位点与乳腺癌之间无显著关联,与CC相比,CG和GG基因型调整的OR分别为0.99(95%CI:0.61-1.61)和1.13(95%CI:0.62-2.04)。本研究发现PR+331G/A多态显示出增加乳腺癌的风险趋势,与GA相比,GG基因型的OR为1.51(95%CI:0.74-3.07),但未达显著水平。在基因的联合危险度估计上,本研究发现ER codon325、PR+331G/A联合多态有增加乳腺癌危险的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以ER codon325基因的CC和CG与PR+331G/A的GA基因型组合为参比组,ER codon325基因的CC和CG、PR+331G/A的GG基因型的调整OR为1.80(95%CI:0.76-4.30),ER codon325的GG、PR+331G/A的GA组的调整OR为1.19(95%CI:0.71-2.01),ER codon325的GG、PR+331G/A的GG组的调整OR为1.16(95%CI:0.34-3.94)。本研究未发现随突变位点的增多,乳腺癌风险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趋势检验,P=0.4090)。基因与环境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分析提示,ER codon325多态可能与自然流产史有增加乳腺癌风险的联合作用,接近显著水平(P=0.0588)。与无自然流产史且携带CC基因型的妇女相比,有自然流产史且携带CG和GG基因型的妇女OR为3.57(95%CI:1.21-10.52);未发现PR+331G/A多态与环境危险因素对乳腺癌风险有危险联合作用。[结论]1.月经初潮年龄早和口服避孕药服用史等是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保护因素有饮茶年数长等。2.ER codon325多态与乳腺癌之间无显著关联;3.PR+331G/A与乳腺癌之间可能存在较弱的关联;4.ER codon325与PR+331G/A之间可能有增加乳腺癌危险的联合作用;5.ER codon325多态与自然流产史之间有增加乳腺癌危险的联合作用,接近于显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