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4月,江苏新高考政策正式出炉,在江苏新高考模式下,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合理运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不仅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而且能对学生的物理乃至其他方面学习产生终身影响。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自从提出一直是热门课题,教研员和专家曾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做过相关讲座。学者们认为,学科核心素养是指某一具体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般方法、重要观念,它是核心素养在学科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学生如果具备了该学科的核心素养,那么他就具备了继续在该学科领域深入学习持续发展下去的基础,即使他离开了学校和老师,也能独立地、持续地跟踪学科的发展。而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需要老师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通过实验探究、微课等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在自主探究和学习中获得对社会的责任感。魏明、江山等人都认为应该在课堂中多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王繁认为课堂中应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而多数研究成果都是以某一课题为例做的教学设计或实验设计,没有比较整合的设计思想,对教学方式的探讨也较为单一并且不够详细。在以新高考模式为背景,对高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尚缺少研究。本论文基于现状,研究了新高考与现行高考制度的区别,以及新课标对物理学科的要求的变化。研究发现新高考政策对文理科学生物理的要求有明显差异,学业水平测试中,由等级区分改为合格即过关,高考时从等级区分改为计入高考总分,因此对文理科学生的物理教学与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层级要求发生改变。以往教学中,由于课时紧张,往往会出现课程中实验欠缺,“满堂灌”,以及抢占校本课程时间的现象,而新课标又要求所有课程应开齐开足,因而,在满足江苏新高考政策及新课标的要求下,通过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来研究如何改善在新的环境中,老旧的教学方式出现的多种问题,在核心素养培养上的欠缺,思考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探讨研究改进一些教学方式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本论文主要对实验教学,应用互联网+,及与拓展性课程相结合这三个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对实验教学的应用研究中,分别探讨了如下3点内容:举例对实验过程、注意点理解的重要性,如何挖掘实验过程的内涵,即核心素养的深刻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理解;讨论了自制教具演示实验的必要性,展示了探究安培力和离心运动的自制教具,探究其优点并供读者参考;以及讨论了演示实验的创新做法,利用数字化实验系统或光电门,电子表格等,探究其在适应有限课时的优越性,及其精确性、科学性。在对“互联网+”应用的研究中,以直播课程,作业批改及利用微课讲题、预习等方面为例,探讨其在成绩优异的学生及基础薄弱的学生自主安排时间,预选文理科学生的个性化教学中的优势,以及与学生直接交流的便利性,避免浪费课时的优点,同时也提出一些有待改进的方面。物理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结合的研究中,以两节实践课为例,展示如何以生活中的实例或物理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交流,探究其中的物理知识,并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物理知识,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展示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时,充分利用了物理课外时间的优势与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特点。通过如上的研究,探讨出在适应新高考要求,在注重统筹课时安排的同时,可利用实验教学,“互联网+”教学及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教学方式的综合利用可以从学生的物质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责任与态度这四个维度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