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数量结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句法结构,它在形式和意义上都具有特殊性,它形式上是由前后相连的两个数量短语构成的,并且在一定的情境下位置可以互相交换;在意义上,其中的一类表示数量上的配比关系,对动词的依赖性较弱,另一类表示特定情境下发生的事件,对动词的依赖性较强。对于这类结构,学者们已经从句法、语义、主宾互易性等众多角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描写和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已被本文充分吸收和借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这种结构定义为“现代汉语中由连续两个数量短语构成的句法结构”,并明确了具体的考察对象和范围。研究双数量结构不仅具有本体理论意义,而且还可以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因此本文在一定语料统计的基础上,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为指导,综合考察了现代汉语双数量结构的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方面的相关问题。本文按照“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次来组织结构,探讨了双数量结构这三方面的特点。双数量结构句法上的特点分别从内部的构成、动词能否省略以及充当成分的情况三个方面来探讨。双数量结构的内部是由前后两个数量名短语构成的,其中数词必须是基数词,量词可以是名量词、动量词和时量词,名词具有较强的空间性特征,一般都是具体名词。动词在双数量结构的句法形式上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动词可以自由隐现的,另一种是动词不能省略,必须要出现的。除此之外还考察了双数量结构充当定语、状语、宾语、谓语以及分句的不同情况。根据双数量结构的语义特征,本文把双数量结构分为表“每”意义和不表“每”意义两类,每一类又都从是否具有函变性、连续性以及动态性三个方面来分析。表“每”意义的双数量结构根据其函变能力又可以分为无限函变、有限函变和不能函变三种,其中的名词性成分具有“连续性”特征,表达的是不定指的意义,动词的动作功能弱化,后面不能带“了、着、过”等时态助词后附成分。而不表“每”的双数量结构中的数量成分之间具有“非函变性”的特征,名词性成分具有“离散性”特征,表达定指意义,同时动词的动作行为意义能够充分的体现,后面可以附加“了、着、过”等时态助词。本文认为,双数量结构语用上的特点,主要是指双数量结构中前后两个数量短语能够易位的语用现象。任何语言现象的出现都是有条件的,双数量结构的易位现象也是有理据的,能够解释的。在表“每”意义的双数量结构中施受对立的弱化就是能够易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结构中的“空动词”也在隐性制约着语言顺序。语序的不同必然会带来语用上的差别,双数量结构易位前后语用上也存在着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主题和述题的变化,适用语境的不同以及焦点成分的变化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