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格儿在他的《美学》中,把“寓言”归结为“比喻的艺术”,这一见解非常精辟。寓言是人类早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简短的故事作为譬喻或象征,说明抽象的道理和人生哲理。寓言最早产生于流传在民间的群众口头创作,寓言作为民间故事的一部分,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世界古代寓言的三大发祥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印度的《百喻经》中收录佛教经典,把佛教性价值和艺术性价值集于一身,具有自身的独创性。所以《百喻经》又是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相齐名的寓言故事集,两部作品分别是东西方寓言集的代表。《百喻经》与《伊索寓言》中的寓言故事,用拟人,比喻,象征,夸张等手法来,象征和影射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达到譬喻的目的。但是,印度寓言故事和西方寓言故事不尽相同,就寓言中的角色而言,在西方寓言中动物形象占据着特别重要的位置,相对于西方,东方的寓言故事则以人物故事为居多,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利用平行研究方法,从结构、题材、艺术风格、主人公类型等几个方面探讨《百喻经》与《伊索寓言》这两部作品,进而分别在《百喻经》和《伊索寓言》中选出七个相似的故事,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水平研究和影响研究等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对两部作品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深入探讨《百喻经》与《伊索寓言》的共性与差异以及发展规律,这对更好地理解东西方寓言,以及对东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比较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东西方具有代表性的两部寓言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本身就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得出东西方寓言的文学发展法则,即寓言的出现都是在古代人民处在最艰苦和恶劣的生活环境时;主人公类型上说东西方寓言里较少出现女性形象和植物形象;题材方面都是对民间故事的收集、加工和再创造;艺术风格方面上看内容诙谐,语言精辟,篇幅较小;主题方面都强调生活中的智慧和道德性;在《百喻经》与《伊索寓言》中,可以看到古印度民间故事的痕迹,数量上说《百喻经》中的比重更大一些,《伊索寓言》中只占极少一部分,从异源相似的观点来说,把两部作品看作是各自独立的创作更为合适。总之《百喻经》和《伊索寓言》作为东西方具有代表性的寓言集,给后续的寓言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