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积累经历了高速增长、增速放缓、规模急剧下降随后止跌回升的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对外汇储备研究的重点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其中,央行持有外汇储备的预防性动机逐渐得到重视。尤其是2015年8.11汇改以后,相对充裕的外汇储备确实起到了稳定人民币汇率、预防全面货币危机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央行如何通过外汇储备的科学管理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本文研究预防性动机对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影响,以期为金融开放加速推进过程中如何有效管理外汇储备资产以防范风险提供有益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规模管理和币种结构管理是外汇储备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借鉴Beck和Weber(2011)外汇储备持有的成本——收益模型,对预防性动机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和币种结构进行理论分析。随后,对预防性动机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和币种结构管理进行实证研究。具体来说,采用门限回归模型动态识别2000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的持有动机,并重点研究预防性动机对储备规模的影响;在中国不公布外汇储备币种结构数据的情况下,结合美国财政部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关数据,估算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数据,并借助广义矩估计法(GMM)识别其影响因素,重点研究预防性动机对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影响。本文得到以下结论:首先,中国外汇储备积累行为同时受交易性动机、重商主义动机和预防性动机的驱动,随着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步伐加快,2004年三季度之后,预防性动机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逐渐加强,而交易性动机和重商主义动机的影响减弱。其次,预防性动机同时对外汇储备规模和币种结构产生影响。在外部风险增加时,货币当局出于预防动机,一方面增加外汇储备持有,以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提高安全资产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在危机时期进行转移支付,避免产出下降导致的消费下滑。最后,外汇储备规模和币种结构管理存在关联关系,高额外汇储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减少对安全资产的需求。上述研究结论表明预防性动机是当前中国外汇储备积累的主要动机,在外汇储备管理中应以实现其维持汇率稳定、应对资本冲击和维护金融安全的功能为核心。同时,外汇储备的规模管理和币种结构管理应统筹考虑,通过储备规模和币种结构的合理搭配,在发挥预防性功能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储备持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