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青少年时期,他是在晚清封建社会中度过的,深受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熏陶。所以,在其思想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青少年时期,他是在晚清封建社会中度过的,深受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熏陶。所以,在其思想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传统文化发生重要关联。就如何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李大钊结合当时国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形成了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观。李大钊传统文化观的形成离不开当时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同时也与其主观所具备的个人素质密切相关。具体来说,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民主学说的熏陶等客观条件,为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础;其次,李大钊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辩证的思维方式等是其传统文化观形成的主观条件。正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才得以形成并不断走向成熟。李大钊传统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接受儒家教育时期,李大钊十分推崇传统文化;第二个阶段,由于受西方民主学说影响,李大钊极力批判传统文化;第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者时期,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理性看待传统文化。李大钊传统文化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待传统文化本身,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对待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三个问题的认识。李大钊认为,应坚持以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以调和持中的立场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借用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进行改造。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从历史来看,其重要价值集中体现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变;从现实来看,其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理论支持和路径方向。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家居、智能电网、工业控制等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正变得日益重要,并提出了
逮捕是我国刑事诉讼中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直接在诉讼过程中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在我国,有权批准或决定逮捕的机关只有检察机关和法院,检察机关主要是通过审
政治生活中,我们总是会涉及到关于追随领导人的问题,很多人将这个问题归结于人的理性选择,如典型地用数据分析来考察领导者被追随的原因;也有人将这个问题归结于人的心理构造,如心理分析学派,精神分析法等方式。本文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分析方式,即利用现象学这一哲学工具来分析领导人的追随问题。这种新的分析方式不同于传统政治心理学分析方式,由胡塞尔所开创的现象学运动研究主张一门“严密科学”的哲学,它对人能否真
在目前大数据以及5G通信时代背景下,高速网络通信系统中信息的安全可靠传输已经成为一大研究热点,而其中一个重要研究议题就是要确保网络上传输数据的安全性、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SM4是目前工业界广泛采用的分组加密算法,用于保证数据的安全性,GCM算法则提供对数据的认证,将GCM与SM4算法结合使用即为SM4-GCM,该算法同时提供对数据的加密与认证。最近几年,GPU并行计算技术发展极为迅速,GP
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涉及电子、通讯及控制多个领域,其“传感—控制—驱动—被控体”之间的因果关系异常复杂。当系统的物理变量存在约束时,其重难点在于如何合理准确的建立模型,分析、解决滤波器/控制器的设计等。另外,实际的网络化控制系统中还存在诸多的干扰因素,此时如何合理准确的对系统进行建模以刻画系统的内在机理、如何设计合理的滤波器/控制器使系统符合约束条件并满足预期性能、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设计算法,都是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行为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的行为识别方法主要分为主动式行为识别方法和被动式行为识别方法两种,其中被动式行为识别方法不需要用户主动佩
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杨哲在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所采用的赛前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等组织与控制,赛前训练周期节奏的安排,赛前训练负荷强度的变化,赛前身体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加舒适、安全、便利的家居生活,智能家用电器开始越来越受欢迎。而大量传统老旧家电仍然还是手动开关控制,且不具备用电信息计量和断
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大环境下,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企业能否获利的关键。员工的主动离职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资金投入,致使企业在竞争中丧失有利地位,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对员工离职行为的研究意义重大。工作压力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前因变量,在以往的研究多注重工作压力的消极作用,但有研究显示,组织中的某些压力对个体的工作行为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增强员工的工作投入,提高完成组织任务的动力,称为挑战性压力;而有些压力
“暴力”多年来一直是学术界重点的研究对象,也是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齐泽克关注和思考最多的问题之一。他反对将目光局限在非理性的“主观暴力”的社会现象上,以及单纯的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