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一个基于配子体致死机制的无外源基因残留的基因编辑系统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y_1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Oryza sativa)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提供了全世界超过一半人口的口粮,对我国所在的亚洲地区尤为重要。同时水稻作为一种经典的单子叶模式作物,为人类研究和探索生命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基因编辑技术对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领域的基因工程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2012年由科学家发现的来源于古生菌免疫机制的CRISPR/Cas9系统可以使Cas9蛋白在g RNA的引导下在基因组DNA的特异位点处进行切割产生突变。相较于锌指、TALEN等技术,CRISPR/Cas9系统可以在较为基础的实验室使用,在多个物种中已构建较为成熟的转化体系。CRISPR/Cas9技术在水稻中已有较为成熟的转化体系,但在CRISPR/Cas9系统编辑的转化事件中,插入的T-DNA将会在发挥作用后留在基因组内稳定遗传,在T1及后代中持续翻译Cas9蛋白并在g RNA等引导作用下带来基因组持续编辑等不稳定的影响。为准确观察表型,往往需要在后代中分离出无CRISPR/Cas9元件残留的突变个体,但分离过程往往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与精力。如何快速高效的筛选出水稻的无CRISPR/Cas9元件的植株对CRISPR/Cas9系统水稻的应用有较大的意义,现阶段此方面国内外研究还较少。在杂交水稻生产中常常会利用雄性不育性状产生雄性不育系,根据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机理我们从数据库中挑选出CMS1(ORF11),CMS2(orf H79)两种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以及一种表达解淀粉芽孢杆菌毒蛋白Banarse基因,应用本实验室和玉兵博士构建的pCXUN-Cas9载体进行表达,使雄配子体致死性状与转基因事件相连锁。同时利用水稻REG2启动子在早期胚胎中表达Banarse毒蛋白,使雌配子体致死性状与转基因事件连锁。我们同时使用雌雄一对自杀基因,在T0代水稻转基因植株中分别将含有T-DNA插入的花粉以及早期胚胎杀死,使T0代种子(T1代)不需额外人工操作,直接萌发,即得到CRISPR/Cas9-free的后代植株,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为了高效的得到无Cas9元件残留的植株,进行有效的快速筛选,我们使用两种组成型启动子Ca MV 35S及Actin promoter分别启动两种CMS基因,CMS1及CMS2,同时用雄配子体特异性启动子Y1(来源于Os Ugp2),Y2(来源于Os GEX2)分别表达Barnase毒蛋白以及一系列CMS基因,尝试产生雄配子特异毒性筛选Cas9-free花粉。同时串联REG2启动子启动毒蛋白Barnarse,使早期胚胎自行凋亡。我们已经清楚的证明了Ca MV 35S-ORF79与水稻REG2-Barnase串联的情况下,装配在本室p CXUN-Cas9载体中可以使水稻T0代形成的成熟花粉中表达毒性,产生无育性花粉,并且与野生型相比转化事件T0代结实率下降,说明在早期胚胎中Barnase毒蛋白发挥毒性。在T1代的PCR检测中未检测到转基因,同时将CRISPR/Cas9靶定在参与独脚金内酯合成的DWARF3(D3)基因,与致死载体串联,测序发现T1代中基因突变效率与原始载体一致,并且没有转基因阳性植株,说明元件都发挥了作用。在水稻T0代形成成熟配子体时,载体内致死基因便发挥作用,使带有活性TDNA插入的花粉及早期胚胎凋亡,大幅降低了转基因事件在群体当中的比例,有利于直接筛选出无CRISPR/Cas9元件的T1代植株。与常规的三到四代的筛选代次时间相比,本载体往往一代就可以得到有用的突变体,节省了大量时间与人力物力。
其他文献
甘肃陇中是中国春玉米重要产区之一。该区水资源短缺、降雨少、蒸发大,作物供需水不匹配且经常受播种期低温影响。因此,提高该区雨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当地土壤水热状况对促进陇中地区玉米高效可持续生产十分迫切。本文以半干旱区雨养春玉米为研究对象,依据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双垄沟播种植方式下:覆膜(F)、不覆膜(NF),不同株距:25 cm(R1)、35 cm(R2)和行距配置:70+40
学位
黄土高原丘陵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地,同时也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为解决退耕还林耕地面积减少后黄土高原新造土地结构差、肥力低下等问题,于2019和2020年5-10月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安塞站石窑沟川地试验场开展相关研究。试验设5个处理:有机肥+化肥(ON),粉碎秸秆+化肥(FN),50%有机肥+50%粉碎秸秆+化肥(OFN),化肥(N)和不施肥(CK)。主要研究
学位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干旱的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发生范围都越来越严重。快速、准确地监测干旱的发生,探索植被光合对干旱的响应,以及气象因子对植被光合的影响对于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遥感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具有对干旱条件下区域植被光合作用进行早期监测和准确评估的潜力。本文选取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域,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和土壤含水量描述黄土高原地区的干旱情况,同
学位
随着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实施以来,该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植被覆盖率明显上升,其中乔木林以经济林苹果和生态林刺槐较为明显。然而大面积种植的苹果和刺槐也带来了新的生态问题,如土壤干化、植被退化等。而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水资源消耗量的增加,再加上黄土高原地下水储量小且深,降水补给不足,水逐渐制约着植物的生长。为了进一步评价和预测植被恢复的可持续性,必须研究区域水分利用效率及对
学位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作为典型的绿肥植物,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生草和退耕还林(草)工程中被广泛种植。干旱半干旱地区绿肥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导因子是水分,而土壤水分常呈现多变低水状态。同时,根据相关模型预测,全球CO2浓度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这势必会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产生影响。因此,
学位
日光温室中番茄生长状态的检测是番茄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目前实现日光温室中番茄生长状态检测的主要方法是人工检测,这种检测方式不仅需要病害知识经验丰富的人员定时记录,增加人工成本。并且在夜间等暗光环境下无法进行有效的检测与记录,导致无法快速应对时效性强的病害问题及其他突发状况。因此本文结合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及目标检测的深度学习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日光温室内番茄生长状态的检测研
学位
近年来,低肥效和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高效提高水肥的利用效率,具有节水节肥、增产增收的优势,发展前景广阔。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毛管布设方式和施肥周期等滴灌施肥技术参数会影响水分养分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从而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分布。研究不同毛管布设方式和施肥周期对苹果树细根生长动态和空间分布的影响,可为通过滴灌施肥模式调控苹果树根系生长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渭北黄土高原矮
学位
我国农业用水总量常年占用水总量的60%以上,且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加快推进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大范围应用,是缓解国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管道灌溉系统与供水管网系统发展尚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需求。农村地区的管道灌溉系统在设计上还缺乏智能化的手段。并且,针对我国农村地区输水距离长、长期缺乏维护的特点的供水管网研究较少。此外,在我
学位
土壤氮肥监测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土壤含氮量监测对农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均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土壤含氮量测量手段和技术主要是依靠实验室内的仪器如连续流动分析仪或有关化学分析方法完成,其测量精度虽然较高,但速度较慢,测量结果存在一定滞后性,不能及时指导灌溉施肥。基于目前缺乏田间氮素长期监测设备以及相关测量理论的背景,本文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同轴探头等介电测量设备,基于介电极化、介
学位
近年来河套灌区种植结构变化明显,但因缺乏适宜的用水效率和效益综合评价指标,已往种植结构优化难以统筹考虑灌溉水和降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以及区域内外作物用水效率和效益的协同,水足迹与虚拟水理论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难题开辟了新途径。以中国北方河套灌区为例,利用Aqua Crop模型量化了单位能量水足迹(EWF)、单位产量水足迹(PWF)和单位净效益水足迹(NBWF),基于此评价了灌区作物用水效率和效益的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