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框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479977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广钢结构建筑是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有效途径,钢框架结构是目前高层钢结构建筑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型式,其具有自重较轻、建筑空间大、平面布置灵活、施工周期短、利于装配化、标准化等特点,但是钢框架结构抗侧刚度较小,需要与其他抗侧力体系结合才具有更高的抗侧刚度。为研发出一种装配率高、施工周期短、布置灵活、抗侧刚度大的高层钢结构体系,本文提出了钢框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Steel Frame-Double Skin Composite Wall System,简称“SFDSCW体系”),本文通过拟静力试验、有限元模拟和理论计算的方法对钢框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开展了以下研究:(1)对1榀足尺单层单跨的钢框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了结构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延性、刚度退化规律和耗能能力,探究了水平剪力在钢框架与组合剪力墙之间的分配比例,分析了结构体系的应变发展规律,定义了结构的破坏过程。(2)建立了钢框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的实体有限元模型,基于模型计算结果研究了结构的破坏过程,明确了L型拉结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受力机理,探究了组合剪力墙和钢框架的弹塑性发展过程,分析了内填混凝土的破坏机理,确定了组合剪力墙和钢框架之间力的传递途径,建立了钢框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的力学模型。(3)设计了6片L型拉结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并开展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该种新型组合剪力墙的受力机理、破坏模式和滞回性能。建立钢框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的纤维-分层壳模型,通过改变模型中钢框梁尺寸、钢框柱尺寸、组合剪力墙钢面板厚度、组合剪力墙剪跨比和组合剪力墙内填混凝土强度,研究不同因素对钢框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的刚度、承载力和耗能的影响。(4)通过建立组合剪力墙简化计算模型、引入适用的计算假设条件、采用合理的内填混凝土约束本构关系,基于全截面塑性计算方法,推导出了L型拉结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压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得到钢框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导了钢框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的弹性层间抗侧刚度计算公式。
其他文献
聚类分析作为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在统计学、生物学、信息检索、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K-means算法作为经典的聚类算法之一,具有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可解释度较强等优点,但存在聚类数很难确定、对初始中心敏感、易于陷入局部最优点等缺点,导致算法很难得到全局最优解,对不同类别规模差异较大的数据或非凸数据集聚类效果不佳。此外,群智能优化算法是人类向生物界的一些群体行为学习和探索的结果,而
渡槽作为一种跨越式的空间薄壁输水建筑物,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工程和其他大型水利工程中,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渡槽一般兼具明渠和桥梁的作用,自身结
NAC(NAM、ATAF和CUC)转录因子家族是植物所特有的一类转录调控蛋白,在植物的器官形成、激素调控和抵抗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是分布在中亚荒漠区的唯一常绿阔叶植物,对于严寒和干旱等恶劣环境有着很强的耐受性。本研究从该植物中克隆到两个NAC蛋白基因AmNTL1和AmNAC6,并对其抗逆功能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简介如下:(1
基底材质、壁面温度、润湿性以及流体的性质等因素通过影响液滴的接触角和三相接触线,从而对液滴的动力学特性产生影响。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对液滴运动影响的内在机理有助于调
如今,随着化石燃料的日趋枯竭,生物质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气化是将生物质转化为气体燃料的技术。但是,过程中会形成复杂的焦油化合物,导致气化效率降低和下
目前,有关脉冲星导航与脉冲星时间尺度的研究成为了我国及世界天文学界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为早日成功实现脉冲星导航的实际应用,除进行理论探究与长期地面观测外,我国于近年先后发射了多颗可用于脉冲星计时与脉冲星导航试验的卫星,获得了大量的数据。通过对卫星获得的脉冲星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可以对计时精度进行评价,为日后更深层次的天基脉冲星计时及导航试验提供参考。鉴于此,本文阐明了X射线脉冲星计时和脉冲星导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发现烯烃复分解以来,人们对使用这种多功能反应合成大分子材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随着新催化剂的发展,开环易位聚合(ring-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公安机关决策者的决策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决策者要想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就需要大量、客观、准确、及时的公安情报产品予以支持、辅助。但当前,公安情报产品存在多方面的不足致使其服务决策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不利于决策者做出满意的决策。本文以决策者对决策的满意标准为出发点,分析公安情报产品在服务决策中存在不足的原因,探寻公安情报产品可行性的优化策略,
随着温度传感器技术日新月异,温度测试研究已从稳态温度场转向瞬态温度场,尤其是针对瞬态高温的精准测试研究已成为时下热门课题。热电偶作为常用的温度传感器之一,因其测温范围较大、测温上限较高等被广泛应用于高温测试环境。但是,其滞后性的存在往往会导致测温延迟,最终造成测温不准确等问题。因此针对高温、高难度、单次瞬态等恶劣环境下温度测试对热电偶传感器提出的严苛要求,开展有关热电偶时间常数测试方法及时间常数精
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由于大型测量船受到吃水等原因影响,在近岸、浅滩、岛礁等浅水区域的水下地形测量比较困难且难以覆盖全部监测水域,而多波束探测设备发射功率大导致传统的